如今,随着年轻女性们经济地位的提高,在家庭中自然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决断权,这就使得她们不再像从前的媳妇那样即使想回娘家也不敢向婆家提出。如今许多女性在怀孕的数月里都会住在娘家,甚至有的婆婆见到媳妇心情压抑会主动提出将其送到娘家去住上一段时间,娘家也乐意女儿的归来。怀孕时期令女儿们更加明白娘家对其意味着什么,似乎才理解了母亲为什么在自己年幼的时候经常性的带着自己回外婆家居住。在孩子出生以后,她同样也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到母亲家住上数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循环中,孩子们也渐渐掌握了母亲们的亲疏有别的原则。在娘家生活的日子里,女儿们仿佛又回到了未嫁时在娘家的幸福时光,甚至这个时候,因为已经是以一个“客人”的身份回到娘家,父母及兄弟对她也就更加的客气与疼爱。在娘家生活的日子里,女儿们也会在有意无意间提及在婆家生活的种种不适应,不习惯,以及与公公婆婆的小摩擦。她们也会质疑公公婆婆与自己父母的极大不同,在这样的时刻,成长过程中潜意识形成的“结构性情感”或许可以解释她们的这种心情。在本书中笔者所提出的“结婚性情感”是指女性在娘家生活中习得的关于关系亲疏、关系处理模式的一种性情倾向。在女儿们看来,父母与公公婆婆是有着极大差异的。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好,因而他们的任何行为都是可以谅解的,而公公婆婆则不然,她们总会在不自觉间去找寻公公婆婆话语背后的“深层内涵”,而其关键或许就在于他们是自己的“后天的父母”。
与此同时,不定期的回娘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项颇为有效的策略来给婆家施加压力,以此来加速分家的完成。分家后女性的心似乎才慢慢地在夫家的这个村落里安定下来,也会慢慢地多结识点人,开始着以“小家”为本位的关系的建构与维护。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