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恨就义的将军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向沈阳北大营进攻,准备发动对中国东北的战争。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东北军重要将领开始商讨应付办法。王以哲将军表示如被攻击,即服从中央指示,避免冲突,退出北大营。这时,一位将军拍案而起,坚定地命令:“我指挥的12个公安总队和所有的警察部队将全部投入对日军的抵抗,非到不能抵御时,决不会轻言放弃驻地!”随后,他率领部队从18日晚至21日深夜,与日军整整激战了3昼夜,最后因寡不敌众而撤退。
这位将军就是黄显声。
黄显声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并不断与周恩来联系,向延安输送了大批武器和百余名干部。这一爱国行径却被国民党冠以“联共”的名义而逮捕了黄显声。他本来是张学良麾下大将,却落得跟杨虎城将军一样“报国欲死无战场”。
在第一次审讯时,特务头子企图用软化办法诱使黄显声就范,表示只要黄显声说出共产党是怎样利用东北军和他,即可恢复自由,同时还承诺给黄显声高官厚禄。不过,黄显声对特务的伎俩嗤之以鼻。
1939年,黄显声及其他政治要犯被转到贵州息烽监狱。黄显声等人受到非人的折磨,精神和身体都遭到极大摧残,他却能以“虎入笼中威不倒”而自励,始终保持着昂扬乐观的奋斗心态,表现出革命军人威武不屈的斗志。
在一份给儿子的信中他表明了这样的观点:“我现在虽然坐牢,并没有犯法,是为团体、为国家、为义气而坐牢,问心无愧,将来生死存亡在所不计。”在一篇日记中他表明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我以为,诸葛亮之最足以为后世法者,不是待人用兵,而是其服务之精神,确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与所谓‘人生意义以服务为目的’前后吻合。”1947年7月,息烽监狱被撤销,黄显声被转囚到白公馆看守所。在这里,黄将军为《挺进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为黄显声的威望和军中旧友的影响,所以在监狱里,他会有一些特殊的“优待”,比如他可以看报、看书。这对共产党人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由于黄显声在狱中对共产党的赤诚忠贞,中共党组织就对他非常信任。
白公馆内关押着原《挺进报》的主编陈然,中共党组织就让陈然从黄显声那里取得情报、消息,继续在狱中出版《挺进报》,这对与世隔绝的难友们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
国民党特务本想用长期的囚禁来削弱黄显声的意志,结果却适得其反。黄显声通过在狱中与共产党人的接触,革命意志更加坚定,更加相信国民党反动派必然将被人民所唾弃。
黄显声被捕之后,共产党曾多次组织营救黄显声但都没有成功。他的旧部下也曾要救他逃出去,但均遭到黄显声的拒绝。他说:“我是被暗中抓来的,是无罪的,是蒋介石他们卑鄙所致,我要光明正大地出去。”他还表示: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军人,做事情要光明磊落!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蒋介石下达密杀令。11月27日下午,特务杨进兴带人来到黄显声的囚室说:“周主任请黄先生去谈话。”黄显声从容地穿上衣服,暗中带上一把短刀,当走到距白公馆半里路的步云桥近处山坳时,枪声响起。黄显声中弹后抽刀怒视着特务们,慢慢倒了下去。
在白公馆黄显声的牢房,那张小桌上的台历,永远地停留在1949年11月27日这一天。这位昔日没有死在日军炮火下的将军,却在重庆歌乐山下含恨倒在国民党特务的罪恶枪声中。
黄显声从狱中带出的最后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万一不测,是为张学良先生牺牲,也是为了对内和平,对外抗战,这是对得起国家人民的,是光荣的……”黄显声做到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