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不同的一生
南非的民权运动领导人物曼德拉曾被囚禁27年,
成为全世界道德和勇气的模范。
印证了勇气和意志足以克服战胜压迫的力量。
2008年7月18日,举世景仰的前南非共和国总统曼德拉先生欢度九十岁的生日。我想谈谈关于他的故事。
南非共和国位于非洲南端,是欧洲和印度亚洲间的海运枢纽,天然资源相当丰富,特别是黄金和钻石的矿藏。总人口约四千七百万,有三个分别是行政、司法、立法的首都,有11种官方语言,也因此南非共和国有11个官方的名字。国民平均生产总值GDP大约一万美元,在全世界180多个国家中排名七十左右,算是在中间。它的吉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贫富悬殊的量度)为57.8,相当地高。全世界贫富悬殊最低的吉尼系数约是25左右,最高的差不多是70。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当地土人就开始了农作、畜牧、狩猎的生活。葡萄牙人是率先从欧洲到南非的移民,17世纪中期荷兰人也到南非定居。18世纪末,荷兰海上霸权开始衰落,英国取而代之,英国人也移民到南非。荷兰人和英国人都从包括印度、马达加斯加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把当地人带来当奴隶。1910年,南非联邦成为大英帝国里的一个自治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英帝国日渐式微,1961年南非共和国脱离了大英联邦,正式成为独立国。
奋力争取自由平等
南非的近代历史中,最重要也可以说是最沉重的一段时间就是1948到1994的40年里,种族隔离政策的形成,中间的争议和抗争,到最后的全面消除。
让我们先谈谈一个似乎十分明显的观念——人权。联合国人权宣言里,开宗明义地说:“人类生而自由,具有同等的权利和尊严。”自由和权利正是一体两面;自由带来权利,权利彰显了自由。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和尊严,也就是平等的真谛。在我们都同意“人类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则下,一个大家往往忽略的问题是:“为什么?”换句话说:“什么是导引这个原则的原因?”观点之一是,这是个自然的原则,因为平等和自由是天赋的权利;另一个观点是,这是个该有的原则,因为平等和自由是人类相处中合情合理的关系;还有一个观点是,这是个不能避免的原则,因为一个没有平等和自由的社会,必将是个纷争、动乱,充满了愤怒与仇恨的社会。
在诸多关于平等和自由真谛的阐述方面,让我引用美国罗斯福总统在1941年的演说中所标榜的四大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人类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取平等和自由的历史。我们不禁自问,这么明确的普世价值为何如此难以了解、难以实行?历史上的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中国的国民革命、二次大战对纳粹的战争,以至公民的权利、妇女的权利、劳工权利的争取,更推而广之包括性向差异的权利、未生胎儿的权利、环境保护的权利,水和其他天然资源的权利,种种争辩都彰显了平等和自由的追求包含了许多因素和考量:历史传统、地理环境、军事和政治权力的掌握,经济和其他资源的争夺,加上人性里的野心、自私、固执和偏见等等。
人权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今天,当我们谈到几十年发生在遥远陌生的南非共和国的历史时,我们不要把它看成单一事件。当我们读历史时,的确会发现许多相似的人物、事迹,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总会一再改头换面、不断重复再出现。
前面提过,南非的人口包括当地土著、荷兰移民、英国移民,以及从印度、马达加斯加和印度尼西亚带过来的奴隶。统治者一方面要死守既有地位,同时荷兰和英国两个移民族群间,又有权力的斗争,所以1948年以荷兰裔白人为主的南非国民党,在赢得大选后,就开始执行种族隔离的政策。在当时的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可以说是白人至上的优越感,也是荷裔白人要排挤英裔白人、独占领导权的一种策略。
南非的种族隔离把全国居民分成四个族群:黑指的是当地的土著,白就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印度或亚洲人(主要是印度和中国移民的后裔),和有色人种就是混血人种,族群间的分界是清晰明显的。其次,全国大约有13%的土地被划分成十个黑人的家园,每个黑人有所属的家园,他们被限制生活在自己的家园里。在此制度下,黑人的南公民权是被取消的,必须持有护照才能够到家园以外的地方去。
在如此分割隔离的法令下,不仅工作机会受限、受教育机会和居留、旅行也受到严格限制,连公共场所和公共运输工具的使用也是,不同族群间无法自由通婚,形成一个分割的、白人至上的社会。政府订定许多法令、动用许多公务员人力,来执行这些法令,压抑任何的抗拒。这些作为引发了内部的反抗,游行、罢工、抵制以至游击暴力的反抗行动,越演越烈。在其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政党就是“非洲民族议会”,该党的灵魂人物就是曼德拉。
南非政府的行为也引起国际谴责和制裁,联合国大会通过谴责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建议会员国自愿地对南非采取武器的禁运,许多国家也对南非进行商业制裁,停止和南非文化、体育的交流活动,许多跨国公司也减少或取消在南非的投资。
深受甘地理念影响
曼德拉于1918年出生于南非,他七岁上学,是家族里第一个上学的人。他在大学念了一年,因为参与学生代表联合会集体抵制学校政策被退学,后来经由函授获得南非大学的学士学位。当他因反抗种族隔离政策被囚禁期间,又通过函授取得伦敦大学法学士学位。1981年伦敦大学选校长时,他还被提名为候选人之一,后来当选的是英女皇的女儿安妮公主。其实,曼德拉那时还在坐牢呢。
曼德拉从年轻时就参与非洲民族议会的政治活动。非洲民族议会是个结合部落酋长、教会领袖、社区代表,以争取自由平等、反对白人优越为宗旨的政党。曼德拉从参与该党的青年部开始,后来进入权力核心,当选副主席。当南非国民党在1984年的大选中获胜、开始推动种族隔离的政策时,非洲民族议会就成为反对种族隔离的主要力量。
曼德拉的政治理念深受印度立国之父甘地及其继承人尼赫鲁的影响。大家都知道,甘地主张用和平方式和不合作的策略,作为抗争手段。甘地曾在南非住了20年,为当地印度人争取权益而努力,不过尼赫鲁却不是个纯粹的和平主义者。初期,曼德拉采取和平的群众运动路线,后来他认为和平手段不容易得到结果,而且政府也采取武力手段来镇压他们,因此他在党里建立了一个武装部队,专事破坏和游击活动。不过,多年之后曼德拉最后还是通过和平商讨的手段,彻底消除了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
1964年,曼德拉以叛乱罪被起诉,被判终身监禁。监狱生活当然非常辛苦,但他也在那段时期完成伦敦大学的函授课程,获得法学士学位,也在监狱里训练年轻的下一代反对种族隔离运动的工作,该监狱还被幽默地称为“曼德拉大学”。
十八年后,曼德拉被转到另一个监狱。原因之一是,政府在国内外的舆论压力下,想要安排释放曼德拉,但曼德拉拒绝以放弃武力抗争做为获得自由的交换条件。当曼德拉在医院里治疗摄护腺癌时,政府派人在医院和曼德拉见面,展开谈判,拖了好几年,也没有什么进展。终于在1990年,当新任总统弗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上任后,宣布释放曼德拉,解除对非洲民族议会的禁令,逐渐取消有关种族隔离的法令,许多国家也因此撤除对南非在经济、文化、体育交流的种种抵制。经过27年的监禁,在曼德拉出狱后的演讲里,他誓言要追求平和、与少数白人和解的决心。另一方面,他也说非洲国民议会的武力抗争并未终结。
没有永远的敌人
在曼德拉领导下,各政党展开和政府间的谈判,虽然暴乱依然持续,权利和利益的考量仍是重要的因素,最后终于得到共识。1994年,南非举行第一次全国普选,所有18岁以上的公民都享有投票权,曼德拉当选总统,是南非第一个黑人总统,德克勒克当选为副总统。
曼德拉和德克勒克因为和平解决南非种族隔离的问题,在199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颁奖典礼上,曼德拉说他代表的是千百万个有勇气站起来的人,争取和平、反对战争、追求和谐、唾弃暴力、消除种族歧视、重视人权尊严、反抗压迫、消灭贫困免于匮乏。德克勒克则在他的演讲里说:“五年前,没有人相信我和曼德拉先生会同时获得诺贝尔奖。今天,我们一起站在这里,我们曾是政治上的对手,在很多重要议题上有强烈的不同,不久就会在选举上较劲,但是,我们会以和平的心态在和平的架构下竞争。为了追求我们国家的和谐繁荣,别无他途。”
1996年5月,德克勒克先生应台湾大学邀请,以“千禧新世,守护和平”为题,和台湾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先生对谈“南非的经验和台湾的愿景”。他说:“我们希望在一个新的千禧年里,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在多元的社会里,追求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和谐相处,因而消除恐怖,共创和平。”
曼德拉刚度过他九十岁的生日,在为人权的奋战过程中,他被囚禁了27年。在这27年里,他只在公共场所出现过三次,囚禁初期他每隔六个月才能够收一封信、会客一次。45~72岁是他生命最丰富的一段时间,虽然被剥夺了行动自由,生命之火仍继续燃烧,印证了勇气和意志足以克服战胜压迫的力量。27年是何等漫长的时间,曼德拉展现的是何等坚强的内在。他用和平谈判取代武力抗争,从为黑人争取自由,转变到为所有族群追求和谐、团结、平等,从南非的民权运动领导人物,成为全世界道德和勇气的模范。
曼德拉的一生令人景仰,何尝不是美丽的一生?有首法文歌,翻成中文是“玫瑰人生”,这首歌的最后几句是:“Give your heart and soul to me, And life will always be La Vie En rose.”(把你的心和灵魂交给我,我的生命就永远像玫瑰一样璀璨美丽。)这是情人间讲的话,也何尝不是一位自由民主斗士的话。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