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红尘,就是走入红尘
庐山烟雨浙江潮,不到千般恨未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宋·苏轼《庐山烟雨》
这是苏轼在临终时留给小儿子苏过的一首偈子。苏轼在结束了长期的流放生活之后,从一个踌躇满志、一心从政报国的慷慨之士,慢慢变成一个从容面对、参透生活禅机的风烛老人。听说小儿子将去就任中山府通判,他写下此诗。
初看之时,庐山的蒙蒙烟雨,钱塘江了无穷尽的潮汐,如滚滚红尘,令人感慨万千,百感交集却无从说起;等到自己投身社会现实,经历人情冷暖、风雨沉浮,终于归来无事,眼界已超越物相,进入禅的境界后,那烟雨江潮已不是原来的烟雨江潮,而成了佛的意境,禅的风景。庐山依旧烟雨蒙蒙,钱塘江潮汐还是那样的宏伟壮观,但这烟雨,这潮汐,就是佛,就是禅了。这种真正走入红尘,理解红尘后的禅悟,才是真正的看破红尘。
无相禅师在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刚好看到不远处有一个青年在池塘里踏水车,无相禅师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道:“禅师,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我一定会跟您一样出家学道。不过,我出家后,不想跟您一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地方隐居,静心参禅打坐,不再抛头露面。”
无相禅师含笑问道:“哦,那你什么时候能看破红尘呢?”
青年答道:“我们这一带就属我最了解水车,全村的人都以此为主要水源。若找到一个能接替我照顾水车的人,没有了责任的牵绊,我就可以找自己的出路,就可以看破红尘而出家了。”
无相禅师道:“你最了解水车,如果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么样呢?”
青年说道:“水车的原理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激流;中走:同样,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车上水来。”
无相禅师道:“水车与水流的关系可说明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投身江湖,难免被红尘俗世的潮流冲走:假如完全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同样,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观,也不投身粉碎。” 正如无相禅师所言,出世与入世没有绝对的界限,相辅相成,须臾不可离。
生活中许多人在遇到一些打击与磨难后,变得心灰意冷,情绪低迷,于是不愿继续努力拼搏,甚至生出出世之心。事实上,真正的看破红尘,就是以平常的心态面对生活中所有的幸与不幸,做到宠辱不惊、怡然自得,这才是人生的真谛。只有体悟到“悟道前,砍柴挑水;悟道后,砍柴挑水”的自在妙境才能得到充满禅意的真正幸福。
诗人白居易就深谙红尘里参禅悟道之法,他把禅融入现实生活中,用平常心习禅。他的禅,不是躲到深山老林里,和白云明月做伴;不是抛掷现实,去追寻虚渺的境界,而是在日常习俗中求得适意、自足、忘情;在寻常的日子里求得心灵宁静,以内心的自我解脱,来化解世间的苦闷。所以,他的诗多为感叹时世、反映民间疾苦之作,语言通俗易懂,却寄寓深刻,流传千古。
真正的禅无须离世苦寂,清净自在的禅者既可以在山水闲趣中澄澈心灵,也可以在车水马龙中坐享世间繁华。
禅花解语:出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
用平常心,做非常人
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即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维摩诘经》
平常心,就是不管时空如何变化,不管人情如何转变,始终心情平静,不为琐事费尽心思,不去钩心斗角,每一天都活得轻松自在,时时都像过节一样兴致高昂。心平气和,才能长养智慧,止于至善;心气浮躁,只会蒙蔽灵台,趋向无明。
在喧嚣世事中,想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需要极大的定力和心灵力量。面对世间的利益纷争,做到无为、无争、不贪、知足,保持对名利的淡泊心,对屈辱的忍耐心,对他人的仁爱心,做好每天当做之事,享受每件事情带来的快乐,自然会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获得更纯粹的幸福。
面对人生,我们要选择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心境,选择一种从容自在的人生态度,既要正视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做到宠辱不惊,也要正确定位自己的人生,做到自在随意。
曾经有~个叫曾会的学士,与珊禅师是多年的好朋友。有一次学士外出,偶然遇到雪窦禅师,于是写了封介绍信给雪窦禅师,让他到灵隐寺去找珊禅师。雪窦禅师欣然接受,拜别后就继续云游去了。
这一别就是三年,一次,曾会学士因为公事来到灵隐寺。他突然想起三年前曾介绍雪窦禅师来这里,于是问珊禅师:“雪窦禅师现在怎么样了?”
珊禅师疑惑地说:“没有这个人呀!是不是搞错了?”
曾会学士说:“怎么会搞错呢?我亲自介绍他来的!”
珊禅师派人在寺里上千僧众中找了个遍,可找了一上午,也没有找到这个人。
曾会学士说:“你还记得拿我介绍信的那个人吗?”
珊禅师摇摇头说:“没有啊!我从来没有收到过你写的介绍信呀!”
珊禅师看学士那么着急想找到这个人,便和学士一起寻找,可是找遍寺院,就是不见雪窦禅师的踪影。直到天快黑的时候,才在一间很破的屋子的角落里找到了正在打坐的雪窦禅师。
曾会学士高兴地喊道:“雪窦禅师!”
雪寞禅师见是曾会学士,也感到十分惊喜,他与珊禅师各自作礼。
寒暄了一阵,曾会学士问道:“三年前我亲笔写的介绍信你给丢了吗?为什么不给珊禅师看呢?害得你住这样的房子!”
雪窦禅师从衣袖里取出原封未动的介绍信还给曾会学士,说道:“我只是一个云游的和尚,没有什么渴求,为什么要请人介绍呢?”
雪窦禅师在名利面前保持着最本真的自我,挣脱世俗的诱惑,抛却名利的纷扰,虽默默无闻但终成正果。
很多人在春风得意时容易喜形于色,在沾沾自喜中容易迷失自我,能够始终保持平常心的人总是少数。而那些心态平和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显山露水,却往往能在不显不露中出头。
生命是一种缘,是一种必然与偶然互为表里的机缘,但有时命运偏偏喜欢与人作对,你越是挖空心思想得到一样东西,它越是想方设法不让你如愿。这时候,痴愚的人往往不能自拔,越想越乱,陷入自己挖的陷阱里;而明智的人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会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事实上,生活中太多东西是不可强求的,那些刻意强求的东西或许我们终生都无法得到,而那些不曾期待的往往会在我们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因此,面对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我们应当保持随时、随性、随喜的心境,顺其自然,以一种从容淡定的平常心来面对人生的种种悲欢离合。应知平常即是福,颠沛才是苦。在生活中看亲情如灯,品人生似棋,执一颗平常的心,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从容态度,是平淡也是浪漫,是无语也温暖的人生境界。
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曾做《颂》诗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种怡然自得的心境,日日是好日的洒脱超逸,正是非常人的平常心啊。
禅花解语:执著心即魔,平常心是道。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