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心如菩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425820
  • 作      者:
    萧逸著
  • 出 版 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从污秽的心中呈现出污秽的世界,从清净的心中呈现出清净的世界,人的情况或有不同,若能保有清净的观照,不论贫富,都不能转动他。
    --林清玄
展开
内容介绍
    林清玄,台湾高雄人,自由作家。一九五三年生,自幼立意文学创作之路,三十岁前得遍台湾文学大奖。三十二岁得遇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三十五岁出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迄今,以十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学界内外,这套书被誉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读物之一。其作品散文居多,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他文笔恬淡自然又蕴涵佛理,犹如一道清泉,在这浮华人世里涤荡心尘、开启灵智。代表作有《清音五弦》《心的菩提》《情的菩提》等。
    在本书中,大师清淡隽永的文章精华,将与饶有趣味的禅宗故事一起,为您讲述生活中的禅,带您一起进入那富有禅意的世界。
    禅,本由佛教而生,注重心灵修为。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太嘈杂,社会节奏太快,背负着沉重生活的现代人,再没有心情和时间去经营一份生活,不断忙碌的目的只是“活着”而不是“生活”。这个时代需要林清玄,他怀抱着一种社会责任感,带领世人寻找内心能到达的境界。禅修是使每个人的内心获得安宁的方式。在参禅者看来,生活是一种艺术,一种不拘于任何时间、地点和形式的艺术,而唯有身心安顿才能参悟生活的真谛,寻得自在安然。
展开
精彩书摘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70年代他初登文坛的七八年间,散文集有《莲花开落》《冷月钟笛》等。这一时期,内容多以观察生活细节为主,文风清新自然,带有青年人独有的青春情怀,细腻动人。
    第二个阶段是他从1980年结集《温一壶月光下酒》起,相继出版了《白雪少年》《鸳鸯香炉》《迷路的云》《金色印象》《玫瑰海洋》等。这一时期文章已经开始关注佛教修行,以一语道破禅机的哲理性见长,如同寓言一般,娓娓道来一个小故事,而就在故事中又具有一种哲理,总在最后用一两句话点明,阐述哲理。林清玄讲述的是人的故事,选择的是人们似曾相识的人和事,这些事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很容易引起共鸣,“治病疗伤”的效果更佳,对社会问题、人心不安就如同一剂慢火熬制的良药。但就在这些故事中,林清玄先生要说明的道理又常高出一般读者感想,让人有顿悟的感觉,这和他的佛教散文殊途同归,都要得益于林清玄深厚的佛学修养。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迄今,是林清玄散文写作最辛苦和产量最多的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他以十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学界内外。林清玄于1984年开始学佛,对生命的感悟更激发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对世界的观察更加清晰透彻,在他的散文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弘扬佛法的佛教散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学佛随笔”。如《多情多风波》中借讲说佛经传奇故事引人入胜,给人教化,在《四随》中又从观察日常生活细节而引发类似佛教偈语的悟理,也有像《鸳鸯香炉》这样用与行香向佛有关的小物件而使人生发深刻思考……林清玄通过这种散文记述自己的学佛心得,以浅显的文字诠释了佛经精神和居室生活的禅思,深受大众欢迎。
    除了佛教散文外,林清玄还有一种广受大众喜爱的文章类型--也是更重要的一种文章类型--描摹刻画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众生相。在他的散文里,有生活优裕,但因父母忙于工作而得不到父爱母爱,为寻求心灵安慰和六十岁大学教授同居而未婚先孕的少女;有从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入手而生发的对当今不良社会现象的反思:甚至有把自己未成年的亲生女儿卖入娼寮的母亲……这些就是真实的生活透过形形总总的生活见闻,揭示出的在都市里繁华表面下隐藏着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这些散文,体现了林清玄对“修禅”的深刻理解:当代禅者不是要做“关闭山门”入定修行的“隐僧”,而是要成为心忧天下、普度众生的“行者”。这种修禅、参禅更加亲近社会,使得禅学更能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当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在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以后内心却极为空虚,喧嚣、杂乱、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现代人开始寻求一种内心的宁静。林清玄看清了现代人的这种心态,将自己对生活见闻“随机”的顿悟与感思变成治病良方。他将在都市生活中形成的沉静的智慧融会进散文里,就像一支支镇静剂注射进一颗颗骚乱躁动的心灵,使它们得到净化与升华。
    对于散文,林清玄有这样的理解:“它(散文)必须是涵容关怀的,我觉得对环境事物的涵容是任何散文作者的基础,而对环境事物的关怀是散文作者的境界,即使是批评议论,如果没有包容的心和关怀的立意,散文就失去了它的意旨。”林清玄是抱着一种社会责任感来写散文的,所以,他的散文每每使读者有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受,就像引路人给迷路者引一条光明的路。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菩提树下寻禅踪
菩提
菩提树
菩提本无树
不得不说的禅机
佛日:“不可说。”
从拈花一笑开始
永远的修行
心如菩提
人人皆有禅心
修一颗自在心
朝圣之路
禅之三境
最上乘禅
游戏三昧
菩提的声音
释迦牟尼
菩提达摩
二祖慧可
三祖僧璨
四祖道信
五祖弘忍
六祖慧能

第二章 莲花台上修禅爱
莲花
莲香四溢
花开在心间
爱如清水芙蓉
细微之处见真爱
爱一切众生
爱之旅途
因为爱,所以痛苦
一念地狱,一念天堂
爱无处不在
爱你,是我的本能
谈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
上天说:“尽情去爱吧!”

第三章 半壶清茶品禅昧
品茗
一片茶叶中的天地
嗅到茶香悠悠
茶生慈悲
我本善良
一念一如来
观照自性
人生是什么
幸福像清茶一样
洗却凡尘
好好安顿我们的心
随缘便能成佛

第四章 一瓣心香参禅意
佛香
一缕香,三重门
悬崖间的草莓
众里寻他千百度
人生别有洞天
一句诗词一声佛
在诗意中顿悟
诗人中的禅师
一笔丹青一境界
我手画我心
此中有真意

第五章 四海之内皆禅界
来自东方的一线灵光
生于天竺的智慧
当佛祖遇到华夏
佛光照耀在西方
西方响起的梵歌
你我皆是禅中人
附录
林清玄大事年表
林清玄小传
踏上写作之路
人到三十蓦然觉悟
散文评鉴
散文集名录
部分作品介绍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