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代实学美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089519
  • 作      者:
    张传友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张传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1年生于山东泰安宁阳县。2000年考入山东大学文学院,师从凌晨光教授攻读文艺学硕士学位;2003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师从王振复教授攻读中国美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主要从事艺术史论、艺术美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中国美学范畴史》(第三卷第二编),编著《中国古代画论备要·花鸟卷》,参编《四书五经鉴赏辞典》、《论语鉴赏辞典》、《国学名篇鉴赏辞典》(书论、画论部分),在《学术月刊》、《中国图书评论》、《书法》、《社会科学家》、《江汉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清代美学,一言以蔽之,实学的美学、带有实学精神的美学。崇实黑出虚是清代实学美学突出的审美特点。就清代实学而言,它的表现形式与以往相比确有其特色。虽然没有达到可以与子学、经学、理学并峙的哲思高度,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系统,但在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取向思路和审美特色方面足以与以往并列。其特色在于:表现面广、发展充分,几乎中国实学的各形态都有成熟的表现;有深度,具有直指人生最切实处、生活最本然处的劲头。明确标举这一时代的主旨或思想主流是实学,这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所没有的。清代实学特别是晚清实学已经突破了儒学的框架,标志着中国古代实学的终结与近现代实学的开始。晚清实学中的经世致用与质测之学的方面已超出原始儒学、宋明理学的内在理路,逐渐与西方合流,这就标志着中国古代实学的终结。《清代实学美学研究》共四章,主要内容有:清代实学的历史渊源与美学品格、气本体论的美学建构、道本体论美学的建构与实学美学的“深度”退出。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在中国断代美学史的研究中,颇具原创性。本书厘清了清代实学美学之历史发展的哲学本体、内在机制与发展路向.且见解独到。
  ——复旦大学 王振复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一、道达情遂欲
  王夫之提出的五色、五声、五味不但是“道之撰”,而且也是“性之显”,情因于性而近道。具体而言,主体“入五色而用其明,人五声而用其聪,入五味而观其所养,乃可以周旋进退,与万物交,而尽性以立人道之常。色、声、味之授我也以道,吾之受之也以性。吾授色、声、味也以性,色、声、味之受我也各以其道”,只要我用我明、我聪、我养,即以耳、目、口鼻等审美感官触于象,这一审美过程既是对主体审美能力的确认,对得两间之精气的人之纯善纯美人性的确认,即“尽性”;这也是人认识物之所“共由”,即天道经由色、声、味等可感可知的中介向人传递的过程。人道体现为仁、礼、义,而五色、五声、五味等对象可以说是礼之“所生”、仁之“所显”,是人道的对象化。主体需要自觉地以人道“自蕺”,“以性正情”,即“求诸己”。如老、释之绝情去欲,“生不令之物以诱人而乱之,将衣冠阀阅无君子,则陋巷深山无小人。充其义类,必且弃君亲,捐妻子,薤须发,火舭骼,延食息于日中树下,而耳目口体得以灵也”。这不但使“庶物不明”,不能上达于天道,而且“人伦不察”,有悖于人道在王夫之看来。这些都是因为私欲所蔽而不用知、不能“求诸己”的结果。(《尚书引义·顾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道不仅“集于仁义礼乐之中”,是人之“大美”的表现,而且“贤者得其精意;愚不肖者矜其声容”(《读通鉴论》),个体因“求诸己”以及审美心知能力的强弱而表现出程度差异。他认为“贤人”之所以能契于人道,是因为他们有余心、余力、余情。《诗广传》中说:“道生于余心,心生于余力,力生于余情”,所谓“余”,具体表现为“涵天下而余于己,乃以乐天下而不匮于道”,也就是性能正情、情能节欲,做到达人之情,才有能力向外推;“无余”者乃“懑滞之情”,“惉滞之情,生夫愁苦;愁苦之情,生夫攰倦;攰倦者,不自理者也,生夫偈佚;乍偈佚而甘之,生夫傲侈。力趋以供傲侈之为,心注之,力营之,弗恤道矣”,简言之,淫于情而为物欲所蔽,则去道日远。“无余者”临事只会“束其心力,画于所事之中,敝敝以昕夕”。只有心“有余”,才能“安于所事之中,则余于所事之外;余于所事之外,则益安于所事之中”,而“懑滞以无余者,莫之能得”。(《诗广传》)有余心、余力、余情,自然能够做到“物至而事起,事至而心起,心至而道起”,情皆出于性而合于道。但对于“欲然情动而意随”的原动力,王夫之把它归之于“天”,可见他并未彻底打通道之实与情之实之间的脉络。在天道、人道与个人的功利欲望甚至生命的天平上,王夫之明显地倾向于前者。“富贵而生,君子之所以用天道也;贫贱而死,亦君子之所以用天道也。”需要指出的是,他不同意那种“情之苟可以胜而遂乐之”,而应“慎之”(《诗广传》),为仁、义、勇而轻言生死,仅仅满足了个人一时之性情,实是对“达人之情”以尽人道、天道责任的一种逃避。“道莫贵于一,德莫大于生,生莫尊于性”,面对天崩地解的社会巨变,他仍乐观地保持着对天道、人道的强烈期冀,希望有志之士能重新振作精神,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
展开
目录
引论 清代实学思潮概述
第一章 清代实学的历史渊源与美学品格
第一节 清代实学的现实土壤及其历史渊源
一、清代实学的现实土壤
二、清代实学与宋明理学的渊源
第二节 清代实学的美学品格
一、祛虚尚实的清代文学艺术
二、从实学到美学
三、清代实学美学的范围
四、清代实学美学的历史定位

第二章 气本体论的美学建构
第一节 从理本体到气本体的跨越
一、气本体论的历史溯源
二、太虚-实
三、气在理先
四、太虚本动
第二节 从实体之美到生命之美
一、人乃两间之精气
二、情附气
三、善养其气
第三节 气本体论在美学领域的深化
一、气用于一事则一事立极
二、气贯理、事、情
三、气乃才之发越
四、从气上说格调
五、肌理之“实”气
六、气与气势
第四节 审美气化论的完成
一、文者气之用
二、意在气先
三、气坌愤激讦而后至文生
四、阴阳不可偏废乃为至文
五、中和

第三章 道本体论的美学建构
第一节 道本体论重心的转移
一、盈两间皆道
二、天下无象外之道
三、知人道即知天
四、人乃天地之心
第二节 从道体之美到生活之美
一、道达情遂欲
二、盈天地间皆恻隐之流动
三、情之万变无非实
四、耳目启性情贞
五、情乃性之端
六、无理有情
第三节 道本体论在美学领域的泛滥
一、道乃文之根本
二、文须有益天下
三、文质人情
四、人品诗心一揆
……

第四章 实学美学的“深度”退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