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九功之德皆可歌 ——中华民族传统以德为美观念的发端 《左传》文公七年(即公元前629年)记载了晋郤缺和赵宣子的一段 谈话。邰缺先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向赵宣子指出:过去卫国不顺服,所以占取了它的土地。现在它顺服了,应当把土地归还给它。因为作一个 正卿,要主持诸侯国的盟会,对诸侯国“叛而不讨”或“服而不柔”,都 是不能“示德”的。而“无德”又“何以主盟?”之后,他便引用《夏 书》来论证其上述观点。他说:“夏书曰:‘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九功 之德皆可歌也。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 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这些话,本来郤缺是在教赵宣子做诸侯的盟主时,要刚柔相济,恩威 并举,抓住“务德”(致力于德行)这个关键。就像《夏书》说的那样,把喜事告诉他,用威严督察他,用九歌勉励他,不要让他学坏。并进一步 强调说明,对于已经归服了的诸侯国,不应再加讨伐,而应以德义去感 化。然而由于他在其中提出了“九功之德皆可歌”的说法,并反复指出 “德”对于盟主的重要性,因而其意义,就不同凡响,而且也大大超出了 他先前的意旨。一、在整个谈话中邵缺把“德”提到了极为突出的位置,它不仅成了 盟主的必备条件和前提,如所谓的“非威非怀,何以示德?”“无德何以 主 盟?”“主诸侯而不务德,将若之何?”等,而且凡是有关九功的德行,他 认为那都是可以歌唱的。这就是说,“德”在他那里,已经成为了美的一 种特殊的称谓,成为了值得赞美的人格品行,或者就如19世纪法国美学家 库申所说的那样,已经成了一种“道德的美”。虽然,其时所谓的六府,即水火金木土谷,还带有自然崇拜和神的色彩,体现了原始观念的一种承 继,也反映了商周之际审美观念的某些变化,但是,三事(即端正德行,便利于使用,富足民生)的提出,则完全回到了人间,是人的行为美德的 一种说法,这是毫无疑义的。而且“九功之德皆可歌”的出现,也就说明 在漫长的奴隶制时期,人们经历了青铜器的创制,农业生产的发展之后,对于科学的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而审美观念也逐渐地脱离了神的 笼罩而依附于伦理之上。甚至进而把“德”作为一种美的对象来加以歌 颂。只是到了西周中后期,六府中的金木水火土诸神才隐退,升华为人间 构造宇宙的素材。于是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与德礼相结合的同时,随之也和 五行学说凝聚在一起。这意义就更加扩展,影响也更为深远了。二、由于“九功之德皆可歌”之说的提出,我国音乐发展史上也产生 了一个标志性的重大突破。即人们对艺术功能的认识,由先前的“以祭上 帝”,服务鬼神,转而成为歌唱人世问的“九功之德”。这不仅彻底打破 了 殷人“尊神”、“先鬼”的精神桎梏,而且对后来周人以德配天命取代单 纯 依赖鬼神威吓和暴力压迫的观念,也给予了重大的改造和发展,那就是在 审美认识中用“德”代替了鬼神的地位,从而开辟了·条以德为美的新 路,为春秋末期直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审美观念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总之,在古文献中除了《左传》桓公二年鲁大夫哀伯谈到过“文物昭 德”之外,最早明确将“德”作为审美对象来加以歌颂、赞美的,那就要 推郤缺所谓的“九功之德皆可歌”了。因为哀伯的“文物昭德”之说,尽 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时人们的一种道德观念、审美观念,然而其主 旨侧重于德和礼的结合,要求从文饰、衣食住行等方面以不同的等级规 定,突出显耀君主的至高无上的权威,目的在于使臣下敬畏,并未将 “德”提到真正意义上的美来加以认定。伍举在他和楚灵王论章华台之美 时,虽然和郤缺的说法相似,都把“德”看作是一种内在之美、行为之 美。他同时又说:“其有美名也,唯其施令德于远近,而小大安之。”可 是他的上述谈话,在时间上已晚于前者半个多世纪。其他如《左传》襄公 十一年魏绛所谓的“乐以安德”(《国语·晋语八》),平公年间师旷所说 的 “乐以风德”,《左传》宣公三年王孙满谈到为君之道时讲的“在德不在 鼎”,以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季札高度赞美周乐的《韶箾》“德至 矣 哉”的评论等,也都大大晚于郤缺之后。因此“九功之德皆可歌”之 说,的确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以德为美观念之滥觞。只不过因其时美善尚 未分离,德乐尚系一体,故而所谓的“以德为美”,其实也是一种“以善 为美”的说法罢了。当然,在我国历史上各家各派对于“德”的理解和阐释,是各各相异 的。比如孔孟有孔孟的仁义之德,老庄有老庄自然素朴的“玄德”、“至 德”,荀子有荀子的“全粹”的“德操”等等。而且各个历史时期人 们对于“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人格品德等)的看法,也都千 差万别,大异其趣。然而在崇尚道德,以德为美这一点上,人们却都是共 同的,或基本是一致的。不然何以古人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众星共之”的说法,而今人还提出“以德治国”之论,来作为构建和谐 社会的一项重大国策呢?同时,在民间,无论是哪朝哪代,人们常常都把 助人行善看做一种“积德”之举;而将损人利己的行为则统统叫做“缺 德”。看来,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传统的审美观念,大概都是把“德”看 做是一种内在的美,行为的美。而这一以德为美的观念的源头呢,那就不 能不追溯到邰缺其时提出的“九功之德皆可歌”这一审美理念了。P15-17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