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自我与他者:C.S. 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20132
  • 作      者:
    苏欲晓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苏欲晓,女,文学博士,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副教授;美国贝勒大学访问学者;讲授英美文学、西方古典神话、西方人文经典等课程;学术兴趣包括英美文学、西方古典文论、基督教诗学;曾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基督教文学经典类译著近80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根据路易斯的生前挚友,英国哲学家、批评家与诗人欧文·巴菲尔德(1898-1997)的判断,20世纪最“牛”的牛津人C.S.路易斯(C.S.Lewis,1898-1963)拥有三重身份:“杰出的具有独到见地的文学批评家”,“高度成功的小说家”,以及“通过文字与广播深入人心的基督教护教家”。其中,身份之二以《纳尼亚传奇》最闻名遐迩;身份之三以《纯粹的基督教》、《魔鬼家书》最发人深思,也令人捧腹。然而,他最重要的第一重身份——文学批评家——在英美国家却“很遗憾”地被后两者过于普及的光芒“淹没”了;当然,2010年之前,汉语语境对于路易斯的文学批评思想价值更是完全陌生。本论著旨在填补这份空白。
展开
精彩书评
  牛津大学的C.S.刘[路]易斯……是杰出的学者、批评家,还是令人生畏的论辩家,然而在我国,他只是以儿童文学《纳尼亚传奇》的作者闻名。……[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强调我们在阅读、写作的过程中必须隐去主观自我,认识、接受并敬重与固有的自我立场相对应的各类“他者”,比如对应于读者的作者与文本,对应于作者的读者与群体意识,对应于当下自我的历代传统。他希望我们能够在公正与仁爱的引导下“走出自我,修正其偏狭,疗治其孤独”。……刘[路]易斯的“他者”论里或许藏匿了基督教的关怀,但是它又超越了任何宗教……他坚持读者是文本的奴仆,而不是文本的主人。他推崇“让自我让道”的原则,提出读者、批评家必须对作品尽本分。
  ——陆建德,摘自《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编后记》
展开
精彩书摘
  如此分期的理由是,工业革命之前的文艺复兴、中世纪与古典时期尽管有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变迁,但总体而言都统一在“古老的西方文化”(Old Western Culture)这个大框架内,这些时期的文化都表现了一种超凡的文化继承性,贯穿着对《人的消解》所揭示的客观价值之道的信奉和遵循。
  首先,就中世纪与古典时期的关系而言,古典学问在中世纪并没有真正死亡,大部分的古典生活方式在“其实并不那么‘黑暗’的‘黑暗时代”’继续得以保留。比如,“拉丁文作为黑暗时期文化的统一语言,和保存法律与修辞学科的工具,它为该时期贡献了活泼完整的古典传统形态”。不仅如此,它还为整个欧洲语言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若非中世纪保留并发展了古典拉丁文,拉丁文不可能成为漫长的中世纪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并使其踪迹永久地留在了欧洲主要的民族语言中。美国学者哈斯金斯(Charles Homer Haskins)在《12世纪的文艺复兴》中也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以热心于古典著作为标榜,而这种对古典的认识和鉴赏早在12世纪时就已经普遍存在了”。中世纪不仅继承了古典时期重要的文化遗产,它的基督教信仰文化与古典文化的联姻在哲学与科学发展方面也留下了持久的贡献:以理性论证信仰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是中世纪学者们利用古典逻辑学、伦理学、形而上学工具建立起的辉煌的思想殿堂,其恢弘与严整至今令学者们惊叹。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部分 路易斯“他者性”美学观根基:恒存的他者——“道”
第一章 《人的消解》的核心思想
第一节 理性、情感对客观价值的“合宜”反应:《无心胸之人》
第二节 客观价值之道的必然性:《常道》
第三节 “道”的消解与人的消解:《人的消解》
第二章 《人的消解》与路易斯“他者性”美学思想
第一节 恒存之道——路易斯“他者性”美学的根基
第二节 “道”的客观性与文本与批评的“他者性”
第三节 对于“道”的依从与对于文本的接受
第四节 超越时代的“道”与超越时代的文本传统
第五节 人与“道”的和谐与阅读批评实践中自我对他者的仁爱
第六节 “道”的包容性与路易斯美学中的“埃及金银

第二部分 阅读、批评与创作的他者性
第一章 路易斯的“他者”观
第一节 路易斯对“他者”的感性体验
第二节 “他者”:神学与伦理学内涵
第三节 “他者”:存在论内涵
第四节 从“有意义的他者”到语言的他者性: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内涵
第二章 阅读的“他者性
第一节 文本语言的他者性——语言的所是与所思
第二节 作者意图与创作语境的他者性
第三节 文本价值的他者性:Poiema与Logos
第四节 文本阅读的他者性:隐匿自我趋向他者的阅读
第三章 批评的“他者性”
第一节 善意的批评家
第二节 “不情愿的批评家”
第三节 作为文本阐释者的批评家
第四章 创作的“他者性”
第一节 创作的非个人化
第二节 “原创”与“效法”
……
第三部分 路易斯的“他者性”美学及其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研究
第四部分 路易斯美学观的思想溯源
结语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路易斯与当代批评语境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摘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