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精忠庙带戏档考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4038160
  • 作      者:
    杨连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杨连启,曾用名杨永义,1959年12月出生,北京市人,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图书出版管理专业,1990年一月从光明日报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从事戏曲近代史及宫廷戏剧的研究,参与了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国家重点课题《中国近代戏曲史》撰写;国家重点课题《京剧艺术大典》编纂。高校艺术教材《戏鷂鉴赏》撰写,编撰《清宫戏出人物画》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出版了个人专著《南府与异平署》《清末宫廷承应戏》,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撰文总计八十余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精忠庙带戏档考略是一部清代宫廷戏剧史料,介绍了作为管理戏班及伶人机构的“精忠庙”选派伶人进宫承差的基本情况。《中国戏曲艺术大系·京剧卷:精忠庙带戏档考略》以珍贵的内务府档案为基础,以皮黄戏的发展和繁荣为主线,着重从苏州织造、精忠庙事务衙门、舁平署与梨园公会的历史沿革等几方面做考证,剖析了苏州织造与南府之间的存续关系,精忠庙与喜神殿的渊源等内容,对于研究清官演剧史及皮黄戏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展开
精彩书评
  想要在昔日中国找到一种娱乐,既为贵族所喜,也为百姓所好,那恐怕就要数“听戏”(即看戏)了。所以当年的戏曲,算得上是“国娱”。演戏的叫优伶,元明的优伶,地位极低。但是到了清朝,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化的重要因素是清代的皇上喜欢戏,也懂戏,慈禧更是达到痴迷的程度。优伶是如何入宫的,官府是怎么管理他们的?宫廷戏是怎么演的?而戏曲自身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通过丰富的档案资料及其考证,一一详述。这本书是说戏,不是戏说。
  ——章诒和
展开
精彩书摘
  清朝建立管理戏曲的衙门,是在继承明朝原制基础上设置的,它的前身是明代的教坊司。自明代起至清雍正七年,教坊司实为乐户与优伶的官方管理机构,雍正七年教坊司撤销,改并为和声署,内作朝会等外廷承应。但是掌管演出事务和负责贯彻政府法令的工作不会间断,于是设立了管理精忠庙事务衙门,代行教坊司之职。
  但是事实上行使着管理戏班与伶人的机构,在清早期是苏州织造。“织造”本是朝廷专门经营江南丝绸产品,为内府缝制四季服装的机构。但苏州织造的另一个重要职责是,控制苏州老郎庙及梨园总局,除了完成为宫廷挑进艺人的差事外,还通过织造府管理梨园总局,以达到对戏曲文化和民间戏班、艺人的控制。
  江南戏曲有着广泛的基础,苏州又是昆曲的发源地,昆伶祖师老郎神祖庙的所在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皇帝首次南巡就在苏州织造观看昆曲演出,操办此事就是康熙帝的家臣,织造府郎中祁国臣。此后康熙帝数次南巡都会驻驿苏州,并由织造府安排演戏,尽兴的康熙皇帝褒奖有加,口谕“每部中各选二三人,供奉内廷,命其教习上林法部。”康乾时期遂成定制。嘉庆三年,朝廷又颁布了禁饬乱弹等腔的谕旨,苏州老郎庙《钦奉谕旨给示》碑上记有:
  元、明以来,流传剧本皆系昆戈两腔,已非古乐正音,但其节奏腔调犹有五音遗意。即扮演故事,亦有谈忠说孝,尚足以观感劝惩。乃近日倡有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戏,声音既属淫靡,其所扮演者,非狭邪蝶亵,即怪诞悖乱之事,于风俗人心殊有关系。此等腔调虽起自秦皖,而各处辗转流传,竞相仿效。即苏州、扬州向习昆腔,近有厌旧喜新,皆以乱弹等腔为新奇可喜,转将素习昆腔抛弃,流风日下,不可不严行禁止。嗣后除昆、弋两腔仍照旧准其演唱,其外,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戏概不准再行唱演。所有京城地方,着交和坤严查饬禁,并着传谕江苏安徽巡抚、苏州织造、两淮盐政,一体严行查禁。如再有仍前唱演者,惟该巡抚、盐政、织造是问。钦此。
  ……
展开
目录

前言
壹 精忠庙与苏州织造
第一节 精忠庙与伶人社团
一、精忠庙
二、梨园公会
第二节 精忠庙事务衙门
一、传差办事
二、报庙发照
第三节 苏州织造衙门
一、苏州织造
二、从碑记看苏州昆班
第四节 南府之后
一、再选“外边学生”
二、外学与乱弹
三、赏看戏
四、宫里唱戏的规矩

贰 外班进宫庆寿
第一节 光绪十九年
光绪十九年九至十月带戏津贴档
第二节 光绪二十、二十一年
光绪二十一年九月带戏津贴档
第三节 光绪二十二年
一.光绪二十二年四月带戏津贴档
二、光绪二十二年九月带戏津贴档
三、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带戏津贴档
第四节 光绪二十三年
一、光绪二十三年二月带戏津贴档
二、光绪二十三年四月带戏津贴档
三、光绪二十三年九月带戏津贴档
四、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带戏津贴档

叁 戊戌变法与《昭代萧韶》
肆 曲尽人散的最后年代
附录一 外学承应剧目
附录二 穿戴提纲
结束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