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部地区有着广阔的地域,居住着汉、回、东乡、土、撒拉、保安、裕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其中汉、回、东乡、土、撒拉、保安等民族属于这一支脉,维吾尔、锡伯、塔吉克等民族也有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的作品。这一地区在历史上曾以秦晋为中心,故以秦晋名之。
秦晋,古为中原腹地,华夏中土。境内咸阳、长安,均为历代古都,人文荟萃,文物丰富,音乐文化传统悠远深厚。陶埙、石磬、周钟的出土,成为我国古代乐器发展史、乐律学、音阶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保存了古代音乐乐器、演奏、乐队规制、演唱的可靠图像。《诗经》中的“秦风”、“豳风”和二南(“周南”、“召南”)记录了当时王畿千里的民间歌谣。“季扎观乐”、“李斯闻筝”的记载,留下了“夏声”、“秦声”、“秦筝”的宝贵资料。汉魏南北朝以后,西域音乐流入秦地;隋代,兼收龟兹乐及西域、外国音乐于燕乐;唐代,又将胡部新声与法曲道调合奏,促进了中外、汉胡、南北音乐的交流、融合,为中原华夏音乐带来了新声。并使西北地区的音乐逐渐形成较为统一的体系。经宋元发展,明清和近代的西安鼓乐、秦腔、各种梆子腔、眉户调,碗碗腔、信天游、山曲、花儿、小调等,均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宝贵遗产。
秦晋支脉内部,按其音乐风格的差异,尚可分为秦、晋、陇三个分支。各分支均有其不同的流行区域、代表性乐种和音乐风格特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