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段计划——第一阶段:说清楚讲明白
你的孩子已经能遵守哪些规矩?在哪些范围还一直有问题?他的哪些行为和违反哪些规矩最让你困扰?一天内会屡次发生吗?会让一天进行得不顺利吗?总是从这当中产生新的冲突吗?
请心平气和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你会明白,孩子应该首先学会哪些规矩。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先专注在一项行为上,并将设定界限的计划内所有步骤过滤一遍。这样就更容易控制成效。
我们和孩子讲话时,并没有每次都“说清楚讲明白”。我们时常语焉不详,又爱问为什么,或总是提出要求后没有贯彻到底。有时我们又觉得,孩子是否真照我们所说的话去做并没有那么重要。有时我们只是开开玩笑。但是我们应该让孩子能分辨,我们什么时候是说真的。我们和他们讲话的方式必须让他们能够注意聆听我们讲话,并把我们说的话当一回事。
● 下达明确的指示
下面的表格将不清楚和间接的要求跟清楚明确的指示相对照。这些不清不楚的、间接的要求会让你想起前文所提到的父母最爱犯的错误之一,亦即“责备”吗?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比责备他又做错了什么要好。所以不只应该清楚明确地说出你的要求,还要以正面的、肯定的说法表达。孩子对正面的话比较容易接受,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理解:比方说孩子听见大人说“小心跌倒”、“别跑开”、“不许尖叫”这类字眼,他的脑海里原本就储存有关于这些动作的特定想象与动作程序,而在这一刻它们会自动活跃起来─即使这些小字并“没有”真的出现在眼前。因为孩子太过弱小,无法让这些想象消失于无形,于是又发生了:他跌倒、跑开、继续尖叫。这些反应就是你所唤起的!关于这一点后面表格里也有举例。
“要乖!”“要有规矩!”“保持整齐!”这些要求虽然也算正面的表达方式,但是不够具体。甚至“整理你的房间”或“穿好衣服”也太不精确。
孩子越小,要求就要越明确,越一目了然。不过,明确的指示只有用正面的话语表达出来时,才会有效果。关于这一点,后面表格里也有几个例子。
要一直能够找到正面的语词表达,并非容易之事,像“你不应该……”这种话我们更容易脱口而出。请别放过任何试着说出正面指示的机会。
有位妈妈叙述说:“吃饭时我总是为孩子打翻牛奶或是弄得到处都是污渍而生气。我现在不说‘不要滴得到处都是’或‘注意,你的杯子马上要打翻了’,而是说‘孩子,让牛奶留在杯子里’。虽然刚开始这句话只会引起一阵大笑,可是现在真的比较好了!”
明确指示或客气地请求?
很多父母在给孩子明确指示时都碰到问题。他们的主要理由是:“我不愿意处处指挥孩子,这种命令的口吻我不喜欢。此外我认为还缺少了‘请’这个字!”
请记住:这类明确的指示是留给非常特殊的情况用的,是当你确定:“现在必须采取行动,孩子现在照我说的话去做是必要和明智的。”你绝对不该整天跟在孩子后面,用命令和指挥来虐待孩子。
大人也有很多情况必须仰赖另外一人的明确指示。想要学有所成的人会遵循老师的指导。譬如请回想一下你上驾校的情形吧:驾校的教练在一开始对每个动作都会给你一清二楚的指示。这种情况下你期待他说“请”吗?你应该会信赖他根据他的经验给你下达正确的指示吧。或者想想负责开刀的女医生。她具备了作出必要决定的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在面对手术室里的其他同事时,说“请”应该也不合适。间接且不明确的要求甚至可能造成可怕的后果。其他同事会遵照她的指示,那是因为他们相信她的能力,尊重她的专业知识。尽管如此她依然能和同事有良好的伙伴关系。和孩子相比,你不是也更有知识、更有经验吗?孩子不也应该信任你的知识与尊重你的能力吗?当你确信有必要时,偶尔以不带“如果”和“但是”的口气要求孩子,不该受到指责。当孩子偶尔接受“我照妈妈的话去做,因为她知道,什么对我是好的”又有什么不妥呢?
所以孩子若能学会分辨请求与明确指示两者之间的差异,那会是一大收获。因此你也不必让“请”这个字从你的词典中消失。
我们没有人要孩子“无条件地服从”,那是过去的时代对孩子的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教育会造成哪些可怕的影响。请各位谨慎为之:因为不合理的、专断的甚至危险的命令也可能表达成清楚明确的指示。而清楚明确的指示也有可能─一如本书其他的诀窍和指示─被滥用而伤害到孩子。
请好好思考:哪些规矩对你来说真的很重要?为什么正巧是这些规矩?什么时候你是说真的?没有人能替你回答这些问题。你越严肃地思考这些问题,你的清楚指示就越使人信服。
在说清楚讲明白之前要好好思考。
请给出明确又一目了然的指示。
请用正面的、肯定的语词表达。
● 控制声调与肢体语言
和孩子说话时,不只说的话很重要,你的声调和肢体语言也能有效地强调出你什么时候是说真的。
声调会唱歌
在要求孩子时,你的声调跟你所选择的语词同等重要。轻声细语的、哭泣哀求的声音在孩子听来几乎不带任何要求的口气。相反,如果我们对孩子大吼大叫的话,前面已经提过,这在孩子看来,或许他们会受到威吓,或许只是当作“耳边风”,或许也会模仿我们并且吼回来。无论如何,他们会注意到:“啊哈,妈妈已经失控了!”
每位爸爸妈妈都曾控制不住自己的声音,曾经大声喝令过自己的孩子。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失控的门槛好像特别低。对另一半讲话时,也同样经常口气很差。
其实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偏偏常常对我们最爱的人嘶吼。面对陌生人时我们反而更能控制自己,我们会以希望他们如何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他们。我们知道,被别人吼有多不舒服,我们也知道经常对同事吼的人有多可笑。我们会从这当中吸取教训。我们大部分人还不只这样:在别人面前,我们经常把不愉快的事往肚子里吞,选择礼貌性的沉默,而不公开说出我们示吗?他会觉得好玩极了。你会放弃地耸耸肩,说“好吧,那就算了”,然后不再过问吗?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得到的错误信息是:“如果情况变得很讨厌,我只要跑开就好了。”他会一再地跑开。只有他高兴的时候,才会倾听你说话。
你的肢体语言会让你所说的话更有分量。如何把肢体语言应用得更有效果,可从下面的对照表看出来。
● “坏掉的唱片”
“说清楚、讲明白”是很有帮助的方法,但这样做常常还不够。如果你以平静肯定的语气,加上具有说服力的姿势,给孩子下达一个清楚明确的指示,而孩子却依然毫无反应的话,那该怎么办?或是他早已知道你的想法为何,开始讨价还价又该怎么办?如果你所传达的“我……”信息毫无效果怎么办?或你的时间很紧迫?正好发生冲突?孩子违反了一项重大的规定?这时候讨论无济于事,而清楚明确的指示大概也帮助不大。所以这时候应该使用“说清楚、讲明白”的下一步。
当孩子开始讨价还价时,你就使用“坏掉的唱片”这一招:重复几遍孩子应该做的事,不要理会他的反对意见。
如何发挥功效?
很少有人还拥有一台完好的老唱机,靠一根唱针滑过唱片上的沟槽,让刻印在上面的凹凸纹路通过唱机的扩音器转变成美妙的音乐。当唱片有道裂痕时,唱针就会卡住,而唱片继续转动,于是有段旋律或歌词便会一再重复播放,直到唱针从唱片上移开为止。这是个非常简单的方法。
这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延伸应用在“说清楚、讲明白”的时候:重复几遍你要孩子做的事,不要理会他的反对意见。其实孩子自己多半很清楚,一再重复自己的主张,效果有多好。
孩子自己如何使用“坏掉的唱片”这一招,从下面这段四岁的安妮卡和她妈妈之间的简短对话便可看出。
那是个炎热的夏天。安妮卡和妈妈在小镇上买东西。
安妮卡:“妈妈,我可以买冰吃吗?”
妈妈:“你今天早上不是已经吃过了吗?”
安妮卡:“可是我想吃嘛。”
妈妈:“吃太多冰不健康,肚子会痛。”
安妮卡:“妈妈,我真的很想吃冰。”
妈妈:“可是已经那么晚了,我们必须马上回家。”
安妮卡:“拜托啦,妈妈……”
妈妈:“好吧,下不为例……”
安妮卡怎么办到的?对妈妈所提的理由她置之不理,也不和妈妈讨论吃多少冰才算健康,超过多少肚子就会着凉,她一再简洁、坚决和明确地重复她的愿望─就像一张有裂痕的唱片。
而妈妈所做的是我们大人在这种情况下几乎都会做的事:她说出理由,开始讨论。她要孩子了解为什么不可以吃冰。所以从她的角度来看,她也同样在要孩子明白她的愿望,于是一个清楚明确的指示很容易变成一段冗长的讨论。最后妈妈可能完全忘记自己到底要什么。所以孩子很喜欢这类的讨论。此外这也是得到妈妈关注的绝佳机会。
……
展开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人父母者,对于孩子总有许多爱与期许,但如何在适度的自由下,不偏不倚地执行育儿原则?亲子如何同步,让孩子顺势认同,并遵循这套原则?本书以丰富的实物举例论证,着实就是一本育儿实况的教练手则,读来让人豁然开朗,让人拍案大叹“岂止心有戚戚焉”!
——Ashley的分享
一直很喜欢德国幼儿园创始者弗勒贝尔所说的:“教育之道在于爱与典范,别无其他。”然而本书让我知道,虽然“爱与典范”绝对必要,但光有这些还不够。父母还需要适当的“工具”,才能帮孩子建立规矩。
本书是写给家中有零到10岁孩子的父母的,说明如何运用适当有效的教育方案,协助孩子学好规矩。如果你为孩子难搞的行为大伤脑筋,也希望每一天不是在混乱与争权中度过,那么本书所提供的建议对你来说会有很大的助益。
——水瓶面面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