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念记忆的危险
我们以两种方式记忆信息:专念的和潜念的。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看到专念学习可以使我们对情境更敏感,并注意到当下的情况。如果我们专念地理解信息,我们会对在不同情境中信息所表现出的不同形式保持开放心态。这种记忆会引导我们当下的行为,使我们更有可能注意到微妙的变化。如果我们潜念地学习,比如无条件地接受信息,或者超量学习、死记硬背,那么忘掉这些脱离情境的事实,让它们不再束缚我们,可能会更好。
专念地理解信息,会对在不同情境中信息所表现出的不同形式保持开放心态,这种记忆会引导我们当下的行为,使我们更有可能注意到微妙的变化。
在演讲前,我通常不写讲稿或写得非常简要,因为我担心如果把自己想说的都写下来,当我再次做演讲时,会很难摆脱上一次的想法。因为没有讲稿,所以我必须彻底改变演讲内容,而不是讲现成的内容。我当然能记得主要观点,但细节内容必须被重新构建。通过这种方式来准备演讲,我的演讲会反映我当时的想法以及当下的情况。我不会受严格的框架的限制,或者照本宣科,而且,由于每次都可能有新的洞见,所以我会感到很兴奋。
当记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如果我们只知道大致的观点,通过发掘细节,最后像福尔摩斯一样找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那我们会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如果我们不做任何建构,只是记忆,如果我们只是以与记忆时相同的方式提取出信息,那么我们不会觉得自己有多棒。正在精通某事比已经精通某事能带给我们多得多的满足感。因为在头天晚上背下来了老师要求背的内容,所以拿了个高分,这确实会让人满意,但它远远比不上当下找出解决方案给我带来的满足感。
真理是一个过程,也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有了遗忘,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因为新的解决方法基于更多经验,并考虑到了当前情境。
我们可能认为自己背下来的事实是真理,但真理也会随着情境的变化,时间的变迁而改变。有了遗忘,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因为新的解决方法基于更多的经验,并考虑到了当前的情境。
对抗遗忘不前行
不懂遗忘也意味着不懂接受新事物。初学一种新事物比忘掉旧的、重新接受要容易得多。今天我们所学的事实往往与年幼时学到的互相矛盾,如果我们带着满脑子用潜念方式背下来的旧信息,我们将很难理解新的复杂事物。
专念改变思维定势
心不在焉与心有他属
只有当我们想记起什么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已经忘记了。在这种时候,遗忘对我们也能有好处吗?设想一下,一个人回到家,他试图想起某件重要的事情,或者试图应对个人的困境。那么把时间花在潜念地回想自己把钥匙放在什么地方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吗?也许我们找不到钥匙是因为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去想,才把找钥匙的事暂时放下了。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为什么会容忍身边的天才们总是心不在焉?因为我们断定他们在思考其他事情。为什么轮到其他人的时候,我们就不这么想了呢?不管是不是天才,只要认识到我们忘记的事情是我们应该忘的,那么我们就会更关注当下,重新发掘我们需要知道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遗忘唤醒了专念。记忆让我们待在过去,而遗忘让我们聚焦当下。通常,如果我们专念地理解了某些信息,那么就不必担心遗忘。因为当我们需要用到这些信息时,它们就在那儿。我的朋友跟我说起她和她妈妈的一次交谈。朋友记不起她的一位朋友——苏姗的姓了,她就问她的妈妈。她妈妈回答说:“哪个苏姗?”朋友回答:“苏姗·高特曼。”
……
展开
—— 徐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