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与宝宝心灵对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217240
  • 作      者:
    王勤著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与宝宝心灵对话:孩子的第六种语言》并不会教你如何把孩子塑造成毕加索,也不能传授你们让他们在房子里做一天功课而不吵闹的秘诀。这本书只是在总结儿童绘画中的心理特点,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绘画的心理特征,讲解儿童如何对色彩、造型及点、线、面等美术元素进行选择。
展开
精彩书摘
    7岁的小楠是个非常漂亮的小男孩,乌黑浓密的头发,单眼皮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一看到人就很有礼貌地问好,让人格外喜爱。
    可就在小楠7岁生日的前两个星期,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爸爸和妈妈发生了车祸!很不幸,可怜的爸爸当时就去世了,妈妈虽幸免于难,但是面部由于严重受伤而变形,如果没有心理准备就看到,会觉得她的样子很可怕。
    命运之神就这样捉弄了这个毫无防备的孩子。在父亲的葬礼上,可怜的小楠还没意识到是怎么回事,处处听大人们的安排,对着爸爸的遗像磕头,接受亲人的劝慰。更让人难过的是,他还一个劲找妈妈:“妈妈,我妈妈去哪儿了,我想妈妈了,她怎么不管我啊?”
    重病房里的妈妈在治疗后逐渐恢复了意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赶紧看看儿子小楠。可谁都没想到,小楠见到妈妈的那一刹那,号啕大哭起来,喊到:“这不是妈妈,这不是妈妈,妈妈没这么丑,她是个大怪物!”
    大家这才明白,原来小楠被妈妈的脸吓坏了,那真的是一张恐怖的脸,车祸的伤害、手术的痕迹,使她跟以前的模样判若两人。
    再后来无论大人们怎么哄,小楠都拒绝去医院看望妈妈,妈妈的心里更难过了。怎么办好呢?不能一直不见妈妈啊,这对躺在病床上跟疼痛作斗争还失去丈夫的妈妈来说,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幸好,一个做幼教工作的亲戚想到了办法,她说小楠虽然现在很期盼见到妈妈,但是这个妈妈跟他以前的完全不一样,对他来说甚至有些恐怖。大家最好给孩子一个舒缓的时间,不妨试一试艺术治疗。
    后来小楠就被这位好心的亲戚带到了一个艺术治疗工作室,这家工作室是专门从事美育工作的,给孩子提供绘画空间,分析孩子心理,引导孩子健康绘画,并且还告诉家长正确的亲子教育方法。
    小楠刚刚走进工作室的时候,就被墙上挂的几十幅画吸引住了,那些画都是其他孩子的作品,美丽的草原上安静吃草的小羊,蔚蓝天空下飞翔的鸟儿,被很多各种颜色星星包围的宇宙飞船,身穿战服的奥特曼。啊,那边墙上还有一幅画画有各种颜色的大树。咦,大树还有一张张生动夸张的人脸、一双线条明晰的手……小楠一幅幅看着:“阿姨,这是谁画的啊?好漂亮啊!”
    工作室的老师听闻这个孩子的特殊经历后也格外关心:“哦,小楠,这是阿姨这里的小朋友们画的,他们跟你一样大呢,有的还比你小,你也可以画,真的。”说完,老师便拿出各种画笔,“小楠,你看,这些画笔,画出来后还有香气呢。”
    小楠顺手在纸上画了一下闻了闻,果然有甜丝丝的香味:“啊,真的啊。像橘子的味道,我跟妈妈最喜欢吃橘子了。”这时候的小楠似乎忘记了那个“可怕”的妈妈。
    接下来老师又让小楠把每支笔都画一画,闻闻味道,小楠越来越兴奋,还接连画了好几幅画,不过画面内容都不是很清楚,有些混杂,但是老师并没有说小楠什么,还鼓励小楠,“小楠很聪明,颜色运用不错,画得真漂亮啊。要是这个小花有叶子、太阳公公是笑嘻嘻的就好了。”小楠听后又看看墙上挂的那些画,点点头。
    ……
展开
目录

序言 为什么太阳是黑的
第一章 为什么说“绘画是孩子的第六种语言”
一个“美术治疗”的故事
绘画打开了孩子的内心世界
早期智力开发的必修课--绘画
培养孩子卓越的创造力,不妨让绘画来帮忙
绘画会让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
绘画过程的创造性激活了孩子的某些心理过程
第二章 打开儿童绘画的神秘之门
孩子的绘画历程
痕迹期--婴儿的手势和好奇感
涂鸦期--重叠乱涂、大片线条和各异形状
图示期--固定的形式表示人或物
视觉图示期--对事物空间和大小的认识
现实主义期--描画现实中的细节
选择适合孩子的绘画工具
无“笔”不成形
无“纸”不成画
环境对孩子的绘画内容和风格的影响
绘画材料对孩子的绘画内容和风格的影响
想象是儿童画的灵魂
孩子的人物画,无论画谁,都是内心自我的体现
看到孩子的暴力画该怎么办
看到孩子绘画中情感表现很复杂怎么办
第三章 如何看才能读懂孩子的心
孩子会用色彩来表达情绪
为什么蘑菇是紫色的
为什么彩虹是黑色的
常用色彩的缤纷意义
为什么有时候颜色很单一,有时候却又那么复杂呢
颜色怎么还跟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关系
孩子会用生活用品和自然事物表达情感
打扫工具
电灯、火苗
房顶上的大烟囱
花花草草
平静的水面
满天的星星
硕大的雨滴、大片的雪花
封闭的房间
祈祷的小男孩
怎么找不到人影呢
从构图上洞悉孩子对世界的认识
摸不着头脑的“蝌蚪人”
头部和面孔是表达情感的最多载体
漂亮大住宅的画法
认为重要的事物往往画得很大
混杂的画面
透析另类画中的真实世界
“透明画法”的生动情节
多角度画面展示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反复出现的某种形象
为什么会用线条涂抹掩盖画好的东西
丑陋的自画像
大树竟然还分男女?
孩子会将期望、理想设为绘画主题
拿武器的小英雄--男孩子的绘画主题
漂亮的小公主--女孩子的绘画主题
咧个大嘴巴的自我画像--我会好起来,我很快乐
孩子会把身体特征、痛苦反映在绘画上
家庭画还能反映孩子心中的人际关系
第四章 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有更健康、更纯洁的心灵
孩子对画画很抵触怎么办
亲子互动让爱更贴心
学会赞赏孩子的作品
学会耐心倾听孩子对作品的解
学会鼓励孩子与你合作
学会挖掘孩子的潜力
引导孩子找到绘画主题
讲故事用想象去画画
孩子最好的礼物--图画书
别放过细节
注意孩子的圈圈点点
如何让孩子爱上色彩
成人经常会犯的错误
强调技巧。忽视创作
放任自流,缺乏点拨
学会有方法地干预孩子
简单的提示更有效
盲目追求高品位、高层次的艺术效果
只有画得多了,才能“学出来”
帮孩子找到多种绘画法
硬币的妙用
利用身边的生活道具
神速的数字简笔画
边唱儿歌边画画
利用树叶、废纸屑、花瓣、毛线和布头
小指纹大作用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绘画特点
1岁孩子的特点--乱涂乱画,毫无章法
2岁孩子的特点--有内容,有名字
3岁孩子的特点--拼凑罗列。无联系
4~5岁孩子的特点--自主意识。无空间概念
6~7岁孩子的特点--对号入座,非凡的想象力
8~9岁孩子的特点:情趣减少,趋向写实
9~1 2岁以上孩子的特点:照片感觉,巩固兴趣
尾声 不要让天使在你的怀中折断翅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