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教,他们的行为总是让大人难以揣摩,有时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有时又特别黏父母,有时又骄横霸道,任性无理。或许,因为宠爱孩子,我们会把孩子这种善变的行为理解为他们未经世事,所以情绪表达会更直接、更强烈,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的乖张行为并非予 取予求。实际上,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因素。父母总以为孩子不懂事,所以很多时候索性不去和他们讲道理,实际上 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其实,有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不仅能够明白事理,而 且对于他所有的行为,父母都能从他过往的经历以及家庭的教育上找到源头。因此,当你觉得孩子不听话或者调皮任性得不可理喻的时候,你不妨静下心 来思索片刻: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他们的这些行为?孩子的这些行为又反 映了他们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真正负责任的父母,不会嗔怪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而是会从 孩 子的行为中推敲出深层次的诱因,从而正确引导孩子。理智对待宝宝的依恋行为 光光生得虎头虎脑的,十分可爱。家里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都把他当成掌中宝,对他百般呵护,宠爱至极。满周岁之前的光光,又乖巧又不认生,不管是谁抱他,他都很大方,连 帮忙带孩子的阿姨都很喜欢他。但是从1岁以后,光光开始变得黏人了,对 我 十分依赖,我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似乎生怕我不要他了。有一天早上,我去楼下拿包裹,只是离开了短短几分钟,回到家就听到 光光在号啕大哭,一看到我进来,他便挣脱阿姨的怀抱扑向我,像受了很大 委屈似地趴在我身上痛哭不止,我哄了半天,他才哭哭啼啼地说:“我要 妈——妈——”看到他哭得如此伤心,我实在很心疼。那时,因为自己想重新去上班,需要时间学习,于是我请了个阿姨带他。但是,光光似乎习惯了跟我在一起,看见我在上网,他连忙摇摇摆摆地走到 我面前,趴在我腿上,眨巴着眼睛问:“妈妈,你在干吗?”我故意说:“妈妈在找工作呀,找到工作赚钱给光光买糖糖吃呀!”光光拼命地摇头,一脸委屈地回答:“光光不吃糖糖,光光要跟妈妈一 起玩。”最后,网也上不成了,我只能带着光光一起玩。光光对我这样的依恋行 为,一直从l岁持续到3岁。到了光光3岁时,我们把他送进了幼儿园,刚开始送去的时候,光光是 又 哭又闹,还哼哼唧唧地说:“我不上幼儿园,不要,不要——”没想到的是,进入幼儿园两周后,光光就很少向我撒娇哭闹了。一天,幼儿园的班车按时来接他,光光就急着大嚷:“妈妈,快点,车子来了。”说 着就要挣脱我给他系衣服扣子的手跑出去。我安慰了好半天,他也不听。他 奶奶说了一句:“光光再不好好听话,我们就跟你老师说去。”光光这才停 下 来,原来光光“敬畏”老师。每天放学回来,光光一直背着小书包不肯放下,连吃饭的时候都还背着,问他为什么不把书包放下来,他稚声稚气地说:“我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 习。”吃完饭后,光光就吵着要吃香蕉,我说家里的香蕉都吃完了,要去买,光光就催促着我现在去买,还说:“妈妈,我送香蕉给郭老师吃,好不好?”我故意问:“光光不是最爱吃香蕉吗,为什么送香蕉给郭老师呢?”光光拉着我的袖子,轻轻地说:“郭老师生病了。”我又问:“那其他老师生病了,光光送香蕉给他们吃吗?”光光犹豫了半天,这才慢吞吞地说:“郭老师喜欢我哦,我也喜欢郭 老师。”我欣慰地笑了,比起l岁多时,光光对我们形影不离、纠缠不放的依恋,现在的光光开始融入幼儿园的生活了,光光的依恋已经表现为寻求老师的注 意与赞赏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光光的依恋心理,我专门对此问题进行过研究,原来,“依恋”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自然的婴幼儿与其父母间特殊而持久的感情 连 结。这种依恋行为,是婴幼儿早期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每个孩子都 会有。孩子一旦喜欢上一个大人,就会表现得十分明显,喜欢和亲近的人长久 相处,并且对这种依恋关系感到舒适和愉快,尤其是在陌生环境中或遇到陌 生人时,如果有亲近的人在身边,他们会觉得更有安全感。3岁之前的儿童,依恋对象主要是父母。通俗地讲,就是孩子喜欢黏父 母,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到安全。这一点在孩子受到惊吓、感到委屈 或需要被关心时,就会体现得更加明显。当和父母之间的依恋感建立后,婴 儿才会更安心,才能更加自由地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3岁之后的儿童开始进入幼儿园,他们与父母的接触慢慢减少,而与老 师、同伴的接触渐渐增多,孩子就把依恋的对象从父母身上转移到老师或同 伴身上,孩子的依恋也不再是单纯地寻求安全感,而转变为得到老师与同伴 的认同与赞赏。可以观察到,孩子越大,其渴望别人认同的表现就越明显。孩子的依恋行为是孩子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关系着孩 子将来的健康成长,更会影响孩子今后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和适应能力。当孩 子逐渐长大,这种依恋性会慢慢发展成一种认同性依恋,这不仅有利于促进 孩子智力的发育,还可以使他们在成年后更加自信,更加信赖别人,从而能 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将来稳定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关系。由此可见,孩子的依恋情结是正常的表现。作为父母,我们必须重视孩 子的依恋情结,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相反,那些没有依恋情结或从来不表现出对父母依恋的婴幼儿倒有可能 存在心理问题,比如一些患孤独症或自闭症的儿童,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P2-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