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好妈妈读懂孩子的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388081
  • 作      者:
    尹洁琼编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好妈妈读懂孩子的心: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案例贴近生活,详细解析了3~8岁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本书共分八章,内容涵盖纠正孩子的坏习惯、正确引导孩子的“暴力”与叛逆行为、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提高孩子的心理抗压能力、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等。《好妈妈读懂孩子的心: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特色是:每一个案例都贴近现实的家庭生活,生动活泼地再现家长对孩子的“误会”,再加上精炼简洁的心理层面剖析和实用的解决方案,让平时令家长头疼的教育问题迎刃而解。
展开
精彩书摘
  很多父母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教,他们的行为总是让大人难以揣摩,有时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有时又特别黏父母,有时又骄横霸道,任性无理。或许,因为宠爱孩子,我们会把孩子这种善变的行为理解为他们未经世事,所以情绪表达会更直接、更强烈,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的乖张行为并非予 取予求。实际上,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因素。父母总以为孩子不懂事,所以很多时候索性不去和他们讲道理,实际上 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其实,有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不仅能够明白事理,而 且对于他所有的行为,父母都能从他过往的经历以及家庭的教育上找到源头。因此,当你觉得孩子不听话或者调皮任性得不可理喻的时候,你不妨静下心 来思索片刻:到底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他们的这些行为?孩子的这些行为又反 映了他们什么样的心理需求呢?真正负责任的父母,不会嗔怪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而是会从 孩 子的行为中推敲出深层次的诱因,从而正确引导孩子。理智对待宝宝的依恋行为 光光生得虎头虎脑的,十分可爱。家里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都把他当成掌中宝,对他百般呵护,宠爱至极。满周岁之前的光光,又乖巧又不认生,不管是谁抱他,他都很大方,连 帮忙带孩子的阿姨都很喜欢他。但是从1岁以后,光光开始变得黏人了,对 我 十分依赖,我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似乎生怕我不要他了。有一天早上,我去楼下拿包裹,只是离开了短短几分钟,回到家就听到 光光在号啕大哭,一看到我进来,他便挣脱阿姨的怀抱扑向我,像受了很大 委屈似地趴在我身上痛哭不止,我哄了半天,他才哭哭啼啼地说:“我要 妈——妈——”看到他哭得如此伤心,我实在很心疼。那时,因为自己想重新去上班,需要时间学习,于是我请了个阿姨带他。但是,光光似乎习惯了跟我在一起,看见我在上网,他连忙摇摇摆摆地走到 我面前,趴在我腿上,眨巴着眼睛问:“妈妈,你在干吗?”我故意说:“妈妈在找工作呀,找到工作赚钱给光光买糖糖吃呀!”光光拼命地摇头,一脸委屈地回答:“光光不吃糖糖,光光要跟妈妈一 起玩。”最后,网也上不成了,我只能带着光光一起玩。光光对我这样的依恋行 为,一直从l岁持续到3岁。到了光光3岁时,我们把他送进了幼儿园,刚开始送去的时候,光光是 又 哭又闹,还哼哼唧唧地说:“我不上幼儿园,不要,不要——”没想到的是,进入幼儿园两周后,光光就很少向我撒娇哭闹了。一天,幼儿园的班车按时来接他,光光就急着大嚷:“妈妈,快点,车子来了。”说 着就要挣脱我给他系衣服扣子的手跑出去。我安慰了好半天,他也不听。他 奶奶说了一句:“光光再不好好听话,我们就跟你老师说去。”光光这才停 下 来,原来光光“敬畏”老师。每天放学回来,光光一直背着小书包不肯放下,连吃饭的时候都还背着,问他为什么不把书包放下来,他稚声稚气地说:“我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 习。”吃完饭后,光光就吵着要吃香蕉,我说家里的香蕉都吃完了,要去买,光光就催促着我现在去买,还说:“妈妈,我送香蕉给郭老师吃,好不好?”我故意问:“光光不是最爱吃香蕉吗,为什么送香蕉给郭老师呢?”光光拉着我的袖子,轻轻地说:“郭老师生病了。”我又问:“那其他老师生病了,光光送香蕉给他们吃吗?”光光犹豫了半天,这才慢吞吞地说:“郭老师喜欢我哦,我也喜欢郭 老师。”我欣慰地笑了,比起l岁多时,光光对我们形影不离、纠缠不放的依恋,现在的光光开始融入幼儿园的生活了,光光的依恋已经表现为寻求老师的注 意与赞赏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光光的依恋心理,我专门对此问题进行过研究,原来,“依恋”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自然的婴幼儿与其父母间特殊而持久的感情 连 结。这种依恋行为,是婴幼儿早期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每个孩子都 会有。孩子一旦喜欢上一个大人,就会表现得十分明显,喜欢和亲近的人长久 相处,并且对这种依恋关系感到舒适和愉快,尤其是在陌生环境中或遇到陌 生人时,如果有亲近的人在身边,他们会觉得更有安全感。3岁之前的儿童,依恋对象主要是父母。通俗地讲,就是孩子喜欢黏父 母,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到安全。这一点在孩子受到惊吓、感到委屈 或需要被关心时,就会体现得更加明显。当和父母之间的依恋感建立后,婴 儿才会更安心,才能更加自由地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3岁之后的儿童开始进入幼儿园,他们与父母的接触慢慢减少,而与老 师、同伴的接触渐渐增多,孩子就把依恋的对象从父母身上转移到老师或同 伴身上,孩子的依恋也不再是单纯地寻求安全感,而转变为得到老师与同伴 的认同与赞赏。可以观察到,孩子越大,其渴望别人认同的表现就越明显。孩子的依恋行为是孩子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关系着孩 子将来的健康成长,更会影响孩子今后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和适应能力。当孩 子逐渐长大,这种依恋性会慢慢发展成一种认同性依恋,这不仅有利于促进 孩子智力的发育,还可以使他们在成年后更加自信,更加信赖别人,从而能 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在将来稳定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关系。由此可见,孩子的依恋情结是正常的表现。作为父母,我们必须重视孩 子的依恋情结,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相反,那些没有依恋情结或从来不表现出对父母依恋的婴幼儿倒有可能 存在心理问题,比如一些患孤独症或自闭症的儿童,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P2-4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
理智对待宝宝的依恋行为/孩子的自我认同感不容忽视/抓住孩子性格塑造的黄金期/认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反抗期/郑重对待孩子的“第一次”/营造孩子快乐成长的四大家庭环境/父母统一思想战线,别让孩子无所适从/

第二章 解开孩子坏习惯中隐藏的心理密码
听懂孩子爱吹牛的弦外音——小孩子也有好胜心/孩子为什么喜欢抠鼻子——区别鼻子痒与孩子的好奇心理/挑食的孩子真难养——偏食挑食孩子的心理/做事为什么只有三分钟热情——怎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宝宝为什么不讲卫生——太干净的孩子反而容易生病/为什么不能摸小鸡鸡——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孩子为什么爱说谎——掩盖事实只为了家长放过他/淘气的跳跳爱拆玩具——不要扼杀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别把孩子的活泼好动不当回事——正确区分“淘气”与“多动症”/孩子成了“人来疯”——要求成人关注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第三章 正确引导,化解孩子的“暴力”倾向
爱折磨小动物的遁遁——挽救孩子残忍的心/玩笑不能随便开——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爱咬人宝宝的心里话——改正孩子不得体的情绪表达方式/热衷暴力游戏怎么办——如何缓解孩子的战斗欲/小小年纪就“脏话连篇”——净化孩子的语言环境/乱扔东西不是为了搞破坏——引导孩子正确地玩耍/不让看动画片就砸遥控器——家长需及时疏导孩子的暴躁脾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邻家小孩——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正义感/动不动在地上打滚的强强——孩子任性是家长纵容的结果/小霸王的东西谁也不能碰——警惕孩子的独享意识/

第四章 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引导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社会化/收到礼物后也不说“谢谢”——给孩子灌输礼貌用语越早越好/跌倒了自己爬起来——意志培养要趁早/一开玩笑就哭的孩子——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要从小培养/孩子插队不可小视——教孩子认识生活中的规范/家有小“小偷”——警惕孩子的小偷小摸行为/“怪脾气”小孩明明——引导孩子不为犯错找借口/孩子为什么喜欢告状——识破孩子的依赖心理/我家宝宝没主见怎么办——家长如何使用肯定的语言/软弱的个性从何而来——如何调教出坚强的孩子/明明比我强,我不喜欢他——让孩子学会为他人喝彩/孩子太孤僻该怎么办——学会与孩子做朋友/总是帮倒忙的热心宝宝——尊重孩子的热情,培养孩子的细心/

第五章 给叛逆的孩子一剂良药
小小孩爱臭美——正确引导孩子的爱美之心/讨厌,别打扰我——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间/大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如何对待孩子渴望长大的心理/半夜学狼叫的光光——正确引导孩子的模仿行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说“死了算了”——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威胁/孩子就爱玩沙子——呵护孩子的创造力/宝宝喜欢踩水玩是为什么——不要扼杀了孩子的童心/顶嘴的小满——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第六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是丢文具的马大哈——让孩子明白,学习不是过家家/我的儿子怕上学——“上学恐惧症”从何而来/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敢发言——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惧症”/孩子讨厌老师——家长要积极介入学校教育/上课爱讲话、爱插嘴的孩子——对孩子的“独立见解”要辩证对待/孩子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学习兴趣从做作业开始培养/一考试就害怕的菲菲——警惕孩子的“考试不安症”/为沉溺电视的孩子解套——如何营造健康的活动环境/

第七章 关注宝宝的心理健康
不听话,就叫“鬼”来吃掉你——家长警惕恐吓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孩子怕黑怎么办——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宝宝一看到白大褂就哭闹——害怕打针吃药是大人吓出来的/孩子为什么情绪波动大——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孩子也有小小嫉妒心——关注孩子光芒被夺去后的焦虑心理/总说爸妈偏心的怪小孩——家长关爱缺失造成的嫉妒心理/宝宝为什么经常做噩梦——噩梦是宝宝情绪发泄的安全阀/总是抢答问题的龙龙——警惕争强好胜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第八章 走出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
无视孩子的发言权——小孩子也有尊严/对孩子的欺骗是最大的犯罪——信守承诺才是好家长/利用“贿赂”的手段哄孩子——让孩子得陇望蜀的开始/别烦了,一边玩去——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强行塑造孩子是个笨方法——孩子不是家长的玩具或私有财产/唠叨滋生孩子对父母的厌恶之情——纠正唠叨的管教方法/不要责骂我——孩子犯错时,你该怎么办/为何用规矩约束我——规矩不立则已,要立则精/别以为我什么都不懂——不要剥夺孩子的选择权/没有威信是为啥——平心静气讲道理,威望在孩子心里/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