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1年清华学堂成立,到1929年留美预备部结束,清华学校先后培养和选送留美生(包括直接留美专科生)1099人。此外,还有以庚款贴的留美自费生476人,特别官费生10人,各机关转入清华的官费生60人和“袁氏后裔生”3人。他们回国后,许多人成为我国各界,特别是科学、文化和教育界的著名人士,其中有:侯德榜、戴芳澜、金岳霖、孟宪民、陈鹤琴、吴宓、洪深、陈达、茅以升、燕树棠、查良钊、汤用彤、叶企孙、杨石先、钱端升、陈桢、胡经甫、张景钺、刘崇乐、张锡钧、曾昭抡、杨廷宝、李继侗、闻一多、吴泽霖、潘光旦、雷海宗、黄子卿、萨本栋、吴文藻、吴景超、应尚能、孙国华、孙瑜、张钰哲、孙立人、梁思成、陈植、顾毓秀、朱物华、邓叔群、施混、冀朝鼎、徐永英、黄自、周培源、胡竞铭、彭文应、王造时、高士其、蔡方荫、汤佩松、吴其昌、贺麟、章汉夫、任之恭、梅汝墩、陆侃如、王力、江泽涵、袁复礼、张荫麟、庄长恭、陈焕镛、周志宏、陈翰笙、马寅初等。国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是罗家伦,他于1928年8月就职,至1930年5月离任。1929年5月清华归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专属。罗家伦离职后,校长人选,几经更换,1931年12月,梅贻琦继任。梅贻琦(字月涵,1889一1962)是游美学务处时期的第一批直接留美生,习电机工程。1914年回国后,第二年来清华工作,历任清华学校教员、教授、教务长、代理校长及清华留美学生监督处监督。从1931年12月起,他在清华连任十七年校长,直到解放,在清华发展史上有过重要贡献。国立清华大学设有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皆建于1929年)和工学院(建于1932年),共16个系。还设有理科、文科及法学等三个研究所。清华大学倡导教育自主、学术独立,重视教授在办学中的作用,学校得到迅速发展。在清华,名师云集。文科早年有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为国学院四大导师,还有闻一多、朱自清、杨树达、刘文典、俞平伯、王力、王文显、吴宓、冯友兰、金岳霖、雷海宗、张荫麟等著名学者;法学有陈岱孙、张奚若、钱端升、陈达、吴景超、潘光旦等知名教授;理科有叶企孙、吴有训、周培源、萨本栋;赵忠尧、任之恭、霍秉权、熊庆来、杨武之、孙光远、赵访熊、,华罗庚、张子高、萨木铁、陈桢、李继侗、翁文灏、袁复礼、冯景兰等优秀自然科学家;工科有刘仙洲、顾毓秀、施嘉炀、庄前鼎、陶葆楷、李辑祥、章名涛等优秀工程学家;还有体育教育家马约翰。他们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对清华怀有深厚感情。其中许多人原先就是清华毕业生,赴美留学,归国后回校任教,及时将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引入清华,“东西文化,荟萃一堂”,推动了清华大学的发展。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清华大学南迁,先在湖南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不久,再迁至云南昆明,定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于1938年5月正式开学。西南联大设有文、法、理、工和师范等五个学院,共26个系,两个专修科和一个先修班。在校学生约3000人,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西南联大不设校长,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和联大秘书主任组成常务委员会,常委梅贻琦主持校务。西南联大是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精英之荟萃,群贤毕至、艰苦办学,以教授水平高、学风校风好、爱国民主空气浓、进步力量强大而蜚声中外,被人们誉为大后方的“民主堡垒”。在这一时期,清华大学既是西南联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单独设立了清华大学办事处,由校长梅贻琦领导,负责处理有关清华的特殊事宜,如清华基金的使用。还设有清华研究院(设文科、理科、法学三个研究所共12个学部)和清华特种研究所(设农业、航空、无线电、金属、国情普查等五个研究所,只进行专门研究,不招收研究生)。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5月西南联大结束。同年夏秋,清华大学复原回到北平清华园。清华园在北平沦陷期间,被日本侵略军抢占,沦为日军兵营和伤兵医院,学校遭受了空前的洗劫,仪器设备和家具损失达90%以上,图书损失超过半数,教学楼与实验室也受到严重破坏。复原后的清华大学进行了艰苦的恢复工作。这一时期,清华大学的院系有较大增加。较之战前,文学院增加了人类学系,理学院增加了气象学系与心理学系,法学院增加了法律学系,工学院增加了航空工程学系(联大时已设)、化学工程系和建筑工程学系,还在原农业研究所基础上新设了农学院,包括农艺、植物病理、昆虫等、农业化学4个系。这样,清华大学成为包含文、法、理、工、农五个学院共26个系的综合大学,比战前多了10个系。另外还附设一个先修班。全校学生总数增至2300多人,其中工学院学生占1200多人;教师有39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0人(1947年度统计);研究生不足50人。从1925年清华设立大学部到1948年清华园解放,清华大学共培养大学本科毕业生2549人(其中工科。742人),研究生138人,还选派了一批留美公费生,为祖国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著名的有:王滏昌、周同庆、夏坚白、袁翰青、张大煜、张伯声、陈永令、楼福卿、余冠英、冯仲云、朱理治、李健吾、邵循正、龚祖同、张骏祥、娄成后、钱钟书、王竹溪、赵九章、柯召、许宝禄、胡宁、黄文熙、乔冠华、陆学善、程裕淇、付承义、顾功叙、。吴晗i曹禺、夏鼐、季羡林、钱学森、殷宏章、张光斗、陈省身、张青莲、高振衡、时钧、孙德和、翁文波、徐芝纶、费孝通、钱伟长、胡乔木、彭桓武、张宗燧、张煦、汪德熙、裴丽生、杨述、韦君宜、陈新民、贝季瑶、蒋南翔、荣高棠、牛荫冠、端木蕻良、赵德尊、何凤元、钱三强、何泽慧、王大珩、段学复、马大猷、武迟、陈冠荣、王志钧、王伏雄、程纯枢、林家翘、吴征镒、梁守磐、,武衡、姚依林、康世恩、李正武、朱亚杰、萧伦、曹本熹、冯新德、张恩虬、陈芳允、王世真、吕保维、林为干、唐敖庆、申泮文、章文晋、郑天翔、严东生、孟少农、许立群、吴仲华、李敏华、宋平、洪朝生、沈元、叶笃正、谢义炳、吴继周、李伟、吴学蔺、池际尚、黄家驷、陆宝麟、屠守谔、纽经义、马杏垣、顾知微、梁树权、何炳林、陈茹玉、沈善炯、刘东生、谷德振、王湘浩、杨振宁、李政道、王仁、穆恩之、戴传曾、李荫远、郝治纯、萧健、邓稼先、朱光亚、黄昆、邹承鲁、张炳熹、涂光炽、何东昌、郑哲敏、黄祖洽、梁植权、王汉斌等。在1955年公布的233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清华在1937年以前的历届毕业生有47人,占20%;直接游美生和清华津贴生有9人,约占4%。在1981年公布的400名学部委员中,清华校友(包括西南联大时期)有150人(其中解放后清华毕业生3人),占三分之一以上。在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在建校初期,还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校发展阶段,或者在西南联大的艰苦岁月,清华始终以执著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学风教育莘莘学子,不仅为祖国培养了一代代优秀学者,而且涌现出一批批民主斗士和人民解放的先锋。据目前所知,清华校友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有:韦杰三、施混、杨光洼、闻一多、沈崇诲、张甲洲、熊大缜、袁永懿、李冠英、齐振铎、陶守文、黄诚、杨学诚、纪毓秀、凌松如、彭国珩、孙世实、阎裕昌、钱泽球、刘国铽、齐亮、荣世正、钟泉周、潘琰、李鲁连等人,他们的英名将永远载入清华史册。不少校友为祖国解放和社会主义事业毕生奋斗,已经故去。许多健在的同志至今仍奋力工作在党和国家以及各条战线的负责岗位上,不停地为祖国做出贡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