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中国高等教育:效率损失的系统研究》从经济学层面和社会学层面剖析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结果和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教育功能发挥等问题。以我国高等教育效率损失为研究目的,在国内高等教育效率提高所面对的教育资源的配置、使用、管理等方面的效率损失分析的基础上,思考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揭示中国高等教育效率损失的形成路径,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改革现行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完善,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协调发展。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中国高等教育:效率损失的系统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中国高等教育效率损失研究》的研究成果。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领域教育资源利用的非配置低效率问题,从人际行为关系的角度研究学校内部个人之间的摩擦不合作、不协调等问题导致的非配置低效率(或者称低效率)等问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中国高等教育:效率损失的系统研究》从科学管理出发,分析高等教育效率的价值取向,说明高等教育效率的合理性;从效用理论出发,对高等教育的效用进行分析。通过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学生综合能力的相关分析,得出对中国高等教育效率的估计。从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损失、财力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和物力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三方面分析阻碍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效率损失关键问题,探究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效率损失的原因;剖析高等教育的教学效率损失的路径;从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较低、行政机构的目标定位、行政机构的机构作风、行政管理监督机制的缺陷等方面说明高等教育的管理效率损失的原因。通过设计管理效率估计的维度和对高等院校管理效率的估计,得出高等教育管理效率损失的估计。从高等教育资源效率损失弥补、高等教育教学效率损失弥补和高等教育行政效率损失弥补三个层面提出中国高等教育效率损失弥补的对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