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型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研究型工科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应有别于本科生教育,也有别于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应更突出“精英教育”和“国际化”。其最鲜明的特色应首先体现在创新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创新的课程体系、培养体系及管理方式等都是重点。
1.设置“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
为体现出“精英教育”的特色,应注意拓宽研究生的专业口径,所有专业的培养方案均按一级学科设定。课程体系可分为两个层面:“专业层面”和“个体层面”,“个体层面”指学生个体在“专业层面”上的课程体系,结合自身发展需求所形成的课程体系。此外,要“拓宽”专业口径,各专业可适当增加选修课的门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并鼓励学生跨一级学科选程。部分有条件的研究型大学,还可考虑能否将能反映相关学科前沿进展的研讨会、讨论会和讲座课程等内容,都纳入到正式的课程体系中,以适应目前科技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实际需求。
正如国外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说:老师带学生就应像牧羊人放羊一样,牧羊人要做的事情是:为羊儿找一块草肥的地方,让羊儿自由自在地自己找草吃。同样,学校要做的事情是:充分注意研究生的个性培养,重视数学课教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作用。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宽口径”的专业需求,各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均可按一级学科设置,同时强调数学课的学习。要加强数学基础课程的要求,设计“基础、工具和近代数学”三者结合的数学基础课程体系。
研究型大学在修订培养方案时,可考虑只提总学分要求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学分要求,即:只勾画出大体框架。各专业在这种大框架下自主设置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总学分要求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学分要求,可考虑按照“跳起来摘苹果”的思路提出,略高于现有水平。各学科在具体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上,还应先进行充分的调研,在研究国内外著名理工科大学同学科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已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有针对性地设置出学生更需要的、社会认可度更强的、更具有前瞻性的课程体系。
2.“学术型”、“应用型”分类培养
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就业需求,对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种类型分类培养。一部分希望继续从事科研工作或者继续深造读博的学生按照“学术研究型”进行培养,着重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撰写学术论文的水平进行要求。另一部分希望毕业后去企业工作,具有能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需要能力的学生,则按照“应用研究型”的标准进行培养。两种类型学生在培养方案上就应做出区分,总学分、课程类别、学位论文和培养年限等要求都应有所区别。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要求“学术研究型”学生的培养年限为2学年,必须修满30学分,其中学位课l9学分;“应用研究型”学生的培养年限为2-2.5学年,必须修满31学分,其中学位课17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学分。“应用研究型”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鲜明的要求。
面向未来,研究型工科院校还应继续严把质量关,进一步加强授课环节精细化管理。同时,重点推进“实践平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基础实验条件建设,增设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本着“发展优势学科、国际前沿和交叉学科”的设置原则,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探索创新机制建设,逐步打造出一支具有卓越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教师队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3.开设为学生自主研究做准备的“研究型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要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鼓励学生自主研究、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中应侧重教授学生某种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就一种思维方法进行详尽的演示,讲授一定程度后,要求学生在老师给出的几个题目中选择一个,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然后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如何运用所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