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此过程中,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和思想也曾受到诸多自由主义学者和理论家的质疑和批判,但是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出台确实使一些少数群体的权利能够法律化和制度化,使少数群体争取文化权利取得阶段性进步。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西方民主国家中,通过一系列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以及对少数群体权利的保护,很多国家都出现了承认和容纳多样性的趋势。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国际组织层面,多元文化主义政策都获得了认可,这一政策的畅行使更早时期形成的建立一个单一而同质国家的理念逐渐遭到摒弃。
然而在西方自由民主国家,昔日风光无限的多元文化主义如今已经发生了衰退,先前公开或私下推行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正在面临着被缩减、改变和抛弃的命运。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官方推行不同文化之间要相互尊重与宽容的政策,即“多元文化政策”,被认为是欧洲融合的典型体现。然而2011年以来德国、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领导人相继宣布本国多元文化政策失败。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衰退肇始于德国总理默克尔对基民盟青年党的讲话。2010年10月1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其所属政党基民盟下辖的青年团集会上发表演说时称,德国构建多元文化社会、让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生活的努力“彻底失败”,德国人和外国劳工能~陕乐地并肩生活在一起“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无独有偶,英国首相卡梅伦遥相呼应,在2011年的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上宣布,英国的”国家多元文化主义“已寿终正寝,转而强调建设以英国公民社会价值观为基础的主流意识形态。他认为英国多元文化政策的失败一半归咎于国内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潮的发展。在卡梅伦看来,现有的国家多元文化主义理念认为,不同的文化应该受到尊重,允许甚至鼓励大家各自生活,彼此泾渭分明,甚至背离主流。在多元文化政策的指导下,政府鼓励少数族群文化独立发展,导致一些年轻的英国穆斯林走向个人极端主义。他认为这种国家多元文化主义是错误的信条,它加深了不同族群之间的歧异,阻止人们加强认同感,事实上还在刻意地弱化它。因此,不能一味消极地强调相互容忍,必须大力推广共同价值观。他敦促英国推广权力平等、法治、言论自由和民主的价值观,以营造更加强大的国家认同。
2011年2月10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接受电视台访谈时宣布法国的多元文化政策已经失败。萨科齐表示,法国尊重差异,但是来到法国的新移民必须让自己认可法国所崇尚的价值。”法兰西的国民不能接受部分新移民所提出的诸如男女不平等、让小女孩失去上学自由等生活方式的改变。“
2011年2月14日,荷兰副首相马克西姆-费尔巴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多元文化政策在荷兰失败。他称:“希望荷兰人像美国人一样首先说自己是荷兰人,之后才是自己先前居住的国家。”他强调,移民必须接受荷兰的价值观,荷兰政府将重新推广以荷兰本土社会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社会政策。荷兰内政与王国关系大臣在向议会提交的一份提案中说,“随着政府移民政策的变化,荷兰原有的多元文化社会模式将成为历史”。他指出,政府认为现在有必要采取措施防止各族人民之间的隔阂逐渐扩大,但融入当地社会不是政府的责任,而是已经或者打算定居荷兰的移民本身的责任。据悉,荷兰政府拟采取的移民政策改革措施包括:新移民将自行负担学习荷兰语言和获取荷兰社会知识课程的费用,政府将不再为移民负担这笔费用;终止对特殊移民群体的津贴补助等。如果该提案最终获得通过,新移民政策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
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衰退是一种遍布全欧洲的现象。欧洲各处都存在这样一种趋势,那就是把“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对多样化社会的描述,而不是作为解决办法的国家政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