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者共被引分析的结果来看,范式理论并不适合中国教育经济学实际的发展路径,相比较而言,研究纲领更加贴合中国教育经济学实际的知识积累和理论成长的过程,是中国教育经济学理论结构分析中需要关注和借鉴的理论。具体而言,研究纲领将学科的发展过程,视为一系列有着共同内核、相互关联的理论而不是单个的理论的演化过程,这比较符合中国教育经济学理论结构中多流派共存、彼此相互竞合、各自内部的主流群体又不断进行着修正、补充的发展模式。在中国教育经济学的主流研究领域中,各个核心作者所组成的主流群体,都有着各自的基本概念、核心假定和基本主张,围绕这些概念、假定和主张,才形成了各自所代表的“理论群”,这符合研究纲领的描述:即研究纲领不是一个个独立的理论或命题,而是互相联系、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完备体系。
因此,研究纲领对于中国教育经济学理论结构的价值,不在它提供的一种学术群体演化的动态图式,更重要的是,它确定了一套严格的、可以进行理论检验的评估标准。同时,反面启示法为学术群体提供了在面对批判和其他学术群体的挑战时不被打倒的标准,要保护学科的“硬核”不会被修改;而正面启示法则提出对“硬核”构成补充的保护带方法论规则。借助于作者共被引方法,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教育经济学是存在着多种研究纲领,它们之间并存和相互竞争。在这些纲领内部,一部分核心作者坚守着学术群体的“硬核”,在面对反例时不断调整和修改理论的保护带,这是一种内部的问题转换;而有一些核心作者可能会修改理论的“硬核”,借此实现外部的问题转移,发展出新的研究纲领。当某个主流研究领域的学术群体出现之后,不断地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批判与修正,这样会形成一套排他性的理论内核,在这个理论内核的周围,会聚集着一批展开逻辑演绎和经验实证研究的学术群体,以区别于理论传统内的其他研究纲领,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纲领;围绕这一学术群体进行研究展开的学者要严格遵循负面启示法、始终坚守理论的内核,同时,在正面启示法的指导下主动地拓展学科的研究内容、完善学科的逻辑链条;处于其他研究纲领指导的学术群体也会不断发现与此纲领经验相反的事实,促使纲领内的核心作者提出新的理论假说,通过增设保护带来消解这些“异例”的冲击,目的在于防止这种冲击对理论的内核构成挑战。总的来说,按照研究纲领理论,在中国教育经济学理论结构中,需要生命力和启发性的纲领,不仅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学术群体聚集在内核的周围,形成强大功能的保护带,而且带动其他“传统”纲领的学术群体能够突破原有纲领的内核,不断发展出新的研究纲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