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831192
  • 作      者:
    吴涛,王关锁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吴涛,男,1965年生,大学本科学历,图书情报文献学专业教师,副研究馆员,河南省国画家协会会员。现从事文献检索教学与文献信息研发和翻译。出版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内容介绍
  《图书馆工作新视野书系: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对什么是和谐图书馆,如何区别图书馆的发展与科学发展,如何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引申、变通和构造图书馆科学发展观,如何将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科学发展牢固奠定在价值理念、体制机制、社会需求、先进技术的坚实基础上,如何从理论层面发掘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从实践层面探索和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和和谐发展等,这些目前我国图书馆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有益的尝试。
精彩书摘
  《图书馆工作新视野书系: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二、坚持科学发展的内涵
  用和谐促进发展,用发展保持和谐。坚持和谐发展,也是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和谐发展,体现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上,就是要努力提高图书馆与社会的和谐度,图书馆内部组织结构运动的和谐度以及员工和读者的和谐感。从而促进图书馆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三个层次和谐体现出图书馆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和谐状态。
  图书馆与社会的和谐。这是从图书馆整体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视为图书馆宏观局面的和谐。为达到宏观和谐,必须提高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与区域、图书馆与社区三个不同范围的和谐度。
  图书馆内部组织结构运行的和谐。这是从内部结构角度考虑和谐问题,可视为图书馆中观和谐。为做到中观和谐必须保证图书馆内部各组织之间协调发展,结构合理,以及各组织内部的和谐度的提高。也就是说中观和谐不仅要求图书馆为内部各部室的发展和工作提供支持,而且还要求图书馆各部门的各项决策和行为,必须与图书馆的发展定位和互相协调。不仅要求各部门能够有效配合,相互支持,做到资源和信息共享,各方工作协调,而且要求各部门自身团结和谐,持续发展。从总体上看,中观和谐就意味着图书馆业务部门之间,行政与业务之间,后勤服务与专业服务之间等方面形成良好的生态。图书馆应致力于通过深化相关改革持续地改善这一生态。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从个体的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视为图书馆微观和谐。为实现微观和谐,必须提高馆员和读者之间的和谐感。最大限度调动馆员与读者这两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馆员来讲,这种和谐感主要体现在事业、人际关系和待遇等方面。事业方面的和谐是指馆员职业发展意愿与内部条件的和谐,职业发展可能性与现实的和谐等。人际关系方面的和谐是指对图书馆有强烈的归属感,同事之间关系融洽,社会交往和谐等。待遇方面的和谐是指具有正当合理的激励机制,按劳取酬,保持内部相对公平与内部和谐。对读者而言,这种和谐感则主要体现在文献利用和心理方面,文献利用和谐是指要求、愿望、方式、内容的和谐,所需和所求相统一,以及富有人文气息的阅读环境,充满人文关怀的图书馆服务都是读者和谐感的重要因素。心理方面的和谐是指读者心理健康,有良好的阅读心态,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的精神状态。
  三、坚持统筹兼顾的内涵
  图书情报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发展的具体途径上,就是要做到各方面的统筹兼顾。图书馆比较关键的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影响全局的一些重大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每一对关系的不同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处理。
  ·战略目标与过程的关系。确立图书馆的战略目标,形成图书馆发展的愿景非常重要,因为其中蕴含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奋斗目标能将馆员凝聚在一起。当然,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是科学的,并为广大馆员和读者高度认同。所谓科学,就是符合图书馆的历史背景、环境特点、文献信息资源特色、资源结构等实际情况,适应国家教育和文化发展,构建良好文化生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所谓高度认同,是指战略目标是馆员在充分讨论基础上形成的共识,并且,大家对其战略目标内涵有着一致的理解。把图书馆战略目标的实现看作是一个过程。这是在现今唯一不变的是不断变化的时代,即便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一流图书馆,也都是在动态的、变化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形成的。过程的观念能有效地增强馆员和读者对图书馆愿景的感知,但同时也要精心规划图书馆发展的若干阶段,这些阶段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在目标上逐次提升,使战略目标的实现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图书馆的几乎每一项工作,都会体现出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知识服务是各项工作的龙头,在服务与管理制度方面处理好这一关系尤为重要。从保障读者的基本信息资源需求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需要克制特色化资源建设的冲动,全面提高文献资源的综合化利用氛围。但是,另一方面,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图书馆服务品质、学术水准、竞争能力与良好声誉,又必须实行重点突破,最大限度地提高部分可能是很少一部分现有学科的水平,发掘其优势,突出其特色。这里的关键是要统筹、协调好并着力强化各学科文献间的关联和协同发展,在突出发展重点的同时兼顾全面提高,从而保持特色优势学科文献信息资源的持久品牌优势。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图书馆科学发展的战略与指导思想
引言
第一章 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 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内涵
第二节 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图书馆科学发展
第三节 先进生产力与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图书馆科学发展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图书馆事业科学发展的文化取向
第二节 图书馆科学发展的价值目标

第二篇 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实践指向
引言
第一章 高校图书馆组织机构创新
第一节 大学图书馆的使命与组织制度创新
第二节 基于学科馆员制度的大学图书馆组织结构
第二章 科学图书馆的管理实践
第一节 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科学发展
第二节 图书馆文化管理及实现模式
第三节 “以人为本”构建我国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
第三章 面向知识服务的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
第一节 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二节 大学图书馆知识资本资本整合途径及效应
第四章 科学发展中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
第一节 构建图书馆和谐服务平台
第二节 现代图书馆和谐服务理念及人性化服务
第三节 高校图书馆馆员与读者和谐关系的构建
第四节 科学发展中的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

第三篇 高校图书馆科学发展中的功能扩展与学术创新
引言
第一章 和谐高校图书馆的精神理念与功能扩展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对和谐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二节 在保守与开放中守护大学图书馆精神
第三节 科学发展中的困惑: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归因及其对策
第四节 图书馆功能的现代演进
第五节 走向“社会的中心”一现代图书馆发展理念
第二章 科学发展中的图书情报学学术创新
第一节 中国图书馆学术原创缺失归因与境界开拓
第二节 关注21世纪中国图书馆科学的前沿性问题

第四篇 和谐高校图书馆的特色化实践与探索
引言
第一章 凝练办馆特色,走内涵发展之路
第一节 和谐高校图书馆品牌建设
第二节 馆本研究一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特色化探索
第二章 河洛文化数据库建设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研究
第二节 以TPI为平台构建特色数据库
第三节 CALIS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实践研究
第四节 特色数据库建设与原数据方案设计
第五节 特色数据库建设与图像数字化整合技术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