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工作新视野书系: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二、坚持科学发展的内涵
用和谐促进发展,用发展保持和谐。坚持和谐发展,也是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和谐发展,体现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上,就是要努力提高图书馆与社会的和谐度,图书馆内部组织结构运动的和谐度以及员工和读者的和谐感。从而促进图书馆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三个层次和谐体现出图书馆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和谐状态。
图书馆与社会的和谐。这是从图书馆整体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视为图书馆宏观局面的和谐。为达到宏观和谐,必须提高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与区域、图书馆与社区三个不同范围的和谐度。
图书馆内部组织结构运行的和谐。这是从内部结构角度考虑和谐问题,可视为图书馆中观和谐。为做到中观和谐必须保证图书馆内部各组织之间协调发展,结构合理,以及各组织内部的和谐度的提高。也就是说中观和谐不仅要求图书馆为内部各部室的发展和工作提供支持,而且还要求图书馆各部门的各项决策和行为,必须与图书馆的发展定位和互相协调。不仅要求各部门能够有效配合,相互支持,做到资源和信息共享,各方工作协调,而且要求各部门自身团结和谐,持续发展。从总体上看,中观和谐就意味着图书馆业务部门之间,行政与业务之间,后勤服务与专业服务之间等方面形成良好的生态。图书馆应致力于通过深化相关改革持续地改善这一生态。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是从个体的角度考虑和谐发展问题,可视为图书馆微观和谐。为实现微观和谐,必须提高馆员和读者之间的和谐感。最大限度调动馆员与读者这两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馆员来讲,这种和谐感主要体现在事业、人际关系和待遇等方面。事业方面的和谐是指馆员职业发展意愿与内部条件的和谐,职业发展可能性与现实的和谐等。人际关系方面的和谐是指对图书馆有强烈的归属感,同事之间关系融洽,社会交往和谐等。待遇方面的和谐是指具有正当合理的激励机制,按劳取酬,保持内部相对公平与内部和谐。对读者而言,这种和谐感则主要体现在文献利用和心理方面,文献利用和谐是指要求、愿望、方式、内容的和谐,所需和所求相统一,以及富有人文气息的阅读环境,充满人文关怀的图书馆服务都是读者和谐感的重要因素。心理方面的和谐是指读者心理健康,有良好的阅读心态,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的精神状态。
三、坚持统筹兼顾的内涵
图书情报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发展的具体途径上,就是要做到各方面的统筹兼顾。图书馆比较关键的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影响全局的一些重大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每一对关系的不同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处理。
·战略目标与过程的关系。确立图书馆的战略目标,形成图书馆发展的愿景非常重要,因为其中蕴含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奋斗目标能将馆员凝聚在一起。当然,这一战略目标必须是科学的,并为广大馆员和读者高度认同。所谓科学,就是符合图书馆的历史背景、环境特点、文献信息资源特色、资源结构等实际情况,适应国家教育和文化发展,构建良好文化生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所谓高度认同,是指战略目标是馆员在充分讨论基础上形成的共识,并且,大家对其战略目标内涵有着一致的理解。把图书馆战略目标的实现看作是一个过程。这是在现今唯一不变的是不断变化的时代,即便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一流图书馆,也都是在动态的、变化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形成的。过程的观念能有效地增强馆员和读者对图书馆愿景的感知,但同时也要精心规划图书馆发展的若干阶段,这些阶段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在目标上逐次提升,使战略目标的实现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图书馆的几乎每一项工作,都会体现出全面提高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知识服务是各项工作的龙头,在服务与管理制度方面处理好这一关系尤为重要。从保障读者的基本信息资源需求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需要克制特色化资源建设的冲动,全面提高文献资源的综合化利用氛围。但是,另一方面,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图书馆服务品质、学术水准、竞争能力与良好声誉,又必须实行重点突破,最大限度地提高部分可能是很少一部分现有学科的水平,发掘其优势,突出其特色。这里的关键是要统筹、协调好并着力强化各学科文献间的关联和协同发展,在突出发展重点的同时兼顾全面提高,从而保持特色优势学科文献信息资源的持久品牌优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