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1921-1925中国文学档案:“五四”传媒语境中的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9067812
  • 作      者:
    张勇著
  • 出 版 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勇,男,1976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文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在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文学史料》、《中国文学研究》、《山东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著作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1921-1925中国文学档案:“五四”传媒语境中的前期创造社期刊研究》首先是在做“发现历史”、描述历史的工作,然后再进入思考、研究。 以前期创造社所办系列期刊作为考察、研究的对象,从文学传播方式与期刊传播媒介的角度,去探究创造社的文学活动和它作为一个文学史存在的意义,无疑是确立了一个创造社研究极好的视角。
展开
精彩书摘
    (一)顺应现代文学传播手段革新的需求
    “五四”新文学运动完成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这种转型并不仅仅是指文学创作的方式、内容以及语言的演变。其实文学传播的手段、接受或阅读群体等方面的变更也同样是文学转型必不可少的方面,甚至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很早就提出了“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文学传播思想,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非常重视作品的传播与接受,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文学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和传播空间的有限性。那么,中国古代文学究竟是依靠怎样的途径加以传播的呢?如果从传播学所规定的一般传播方式角度来考察,中国古代文学大致是依靠以下几种主要方式来传播的:
    1.比乐弦歌
    即将诗、词、曲之类的文学作品配上乐谱,通过乐器相伴的演奏或演唱而传播开去,例如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主要是凭借这种方式来传播的。
    2.吟
    从文学传播的角度考察吟,主要有行吟与吟游。限于发表和传播媒介及传播技术水平,先秦时代的文学往往由作者自己进行传播,行吟便是主要方式之一。当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用的就是“行吟泽畔”的方式。
    3.聚徒讲学与周游列国
    春秋战国之际,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士人阶层为发布和传播自己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的改革意见,大多采取聚徒讲学或周游列国的方式。孔子、墨子、孟子、韩非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4.谏诤与酬唱
    谏诤的行为虽多发生在君臣之间,但作为谏诤意见载体的文章或诗歌的传播却不局限于这个范围。好的谏诤文辞,其传播是相当广泛的,并不仅限在当朝,甚至传唱千古,如李斯的《谏逐客疏》。酬唱作为一种文学传播方式也是源远流长的,例如“三曹七子”、“竹林七贤”、“竞陵八友”、“永嘉四灵”等唱和群体。
    ……
展开
目录

导言创造社“异军突起”的再思考
第一章 前期创造社期刊创办动因探究

第二章 前期创造社期刊编辑策划研究
一 前期创造社期刊的编辑方针
二 前期创造社期刊的编辑策划
三 前期创造社期刊编辑者的文化市场意识

第三章 泰东图书局与前期创造社期刊的出版发行
一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上海的出版发行环境
二 泰东图书局与创造社合作期间期刊的出版与发行
三 为什么郭沫若许多诗作没有收入《女神》
四 泰东图书局与创造社分手之后
五 由前期创造社期刊初版时间所想到的

第四章 前期创造社期刊作者群研究
一 前期创造社期刊作者群的建构
二 前期创造社期刊作者群聚散离合的背后

第五章 前期创造社期刊“读者”研究
一 前期创造社期刊“读者”的阅读和接受
二 前期创造社期刊“读者”阅读期待的实现
三 前期创造社期刊的“读者”接受与文化市场建设

第六章 前期创造社期刊栏目研究.
一 前期创造社期刊栏目设置的特点
二 前期创造社期刊栏目设置与文学论争

第七章 前期创造社期刊的文献价值重估
一 前期创造社期刊与创造社的“转向”
二 名人效应与媒体“包装”
三 前期创造社期刊对中国现代文学进程的影响

结束语
附录:前期创造社期刊作者及栏目列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