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2.2012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708602
  • 作      者:
    高晓虹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2)》对2012年的新闻传播学界的热点话题进行探讨与梳理,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学界各类媒介发展状况,内容生产创新创优之处,传播技术的最新发展等各个方面,对学界和业界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反映了新闻传播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2)》分为新媒体评论、广播电视观察、媒介前沿、理论与历史等板块。
展开
精彩书摘
  (二)通过融媒体电视实现全媒体互动,创新危机事件报道方式
  电视新闻顺应媒介融合的趋势,将电视、电脑、手机等屏幕合为一体,打造“融媒体电视”,应是创新电视新闻危机事件报道的必由之路。融媒体电视借助数字技术基础,将以视听信息为主的多种形式信息通过终端屏幕显示,并能通过多向互联互通实现交流与反馈,具有即时互动性、参与性和智能性的特点。以融媒体电视为起点,电视新闻危机事件报道可以进行多方面变革。
  1.更加突出互动性和参与性,将电视屏幕变成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危机事件发生初期,电视新闻依靠电视机构本身采集的视频素材的可能性不大,这就需要电视媒体重视新媒体渠道拓展以获取更丰富的视频新闻素材来源。当然通过新媒体终端传播的新闻往往由缺乏新闻专业素养的“公民记者”提供,容易产生新闻表达粗糙、新闻要素缺失乃至新闻失实等问题,这就需要新闻专业化的处理。危机事件发生时,电视新闻完全能在第一时间实现信息资源专业化整合,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超越传统电视的多屏化信息传播渠道锁定用户。此外,危机事件报道中传统电视线性播出的局限与许多重要信息密集多次播报的需求容易产生矛盾,这就需要合理划分电视新闻界面,实现电视屏幕的信息汇聚平台化,通过多视窗、多字幕等处理方式丰富电视新闻屏幕的信息传达空间。
  2.充分利用融媒体,构建电视新闻个人智能门户。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未来电视新闻面临向用户制作内容模式方向转变的可能,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参与并不意味着受众成为电视新闻采制的主体。在危机事件的传播中,电视新闻让受众参与节目的互动与讨论,形成新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模式,即电视新闻个人智能门户,将传统电视新闻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模式转换为包括电视新闻媒体和普通受众在内的电视个人门户,信息生产者与接受者多方共处同一平台分享信息,交流思想。(三)转变叙事方式,注意新闻话语结构的完整性和规律性
  我国电视新闻在报道危机事件时尤其应重视新闻话语结构的完整和有序。荷兰学者梵·迪克(2003:54-57)将新闻看作一种文本或话语,他认为新闻话语的宏观结构有一套限定话题的组织原则或句法,被称为新闻图式范畴,具体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是概述,包括标题和导语两个次范畴,它们共同表达主要新闻事件;其二是情节,包括语境中的主要事件和背景,其中背景包括环境和先前事件,二者共同构成新闻事件的语境;其三是后果;其四是评论,由评价和预测两个次范畴组成。电视新闻危机事件报道兼顾这些常规范畴,才有可能为受众呈现清晰完整的新闻事实,而我国电视新闻对一些危机事件,特别是涉及政治因素的危机事件的报道就常因相关范畴的缺失而引发非议,也给一些国际电视新闻机构偏颇言论留下可乘之机。如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打砸抢事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从3月15日起对此事件进行连续报道,但在《新闻联播》的报道中观众只能看到官方对事件的定性及各方人士的表态等,却无法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委、经过等,缺少事实性依据和对“先前事件”介绍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利于中国政府的新闻舆论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话语主导权(吴镝鸣,2010:59-60)。美国学者斯蒂文·芬克认为危机传播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危机形成阶段要强调发布信息先人为主,以起到舆论主导的“内化”作用,这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发布危机信息:第二阶段危机蔓延爆发阶段要强调信息的“指导性”,告知公众如何应对危机;第三阶段危机减退阶段应强调“调适”信息,帮助受众进行心理恢复:第四阶段危机结束阶段重归“内化”,把突发事件、危机事件转化为正面形象的树立维护。①我国电视媒体往往在危机形成和蔓延阶段,就开始将危机事件强制性向正面形象树立和维护方向转化,强调政府高度重视等信息,这种脱离受众最基本信息需要的强制性宣传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电视新闻应懂得尊重危机事件传播的“阶段”规律,在不同的阶段采用有针对性的报道策略,在提供信息的同时通过细节化的叙事、情感化的描写构建故事化的传播策略,积极塑造政府和国家形象。
  ……
展开
目录
新媒体评论
从央视调查看新媒体对中国电视的冲击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的战略转型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与坚守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业的危与机
微博在十八大报道中的作用和价值分析

广播电视观察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危机事件报道的中国式突围
媒介融合中的广播电视媒体研究:以武汉“电视问政”为例
日本民营电视台外事新闻议程设置特征:以日首相野田佳彦访华报道为例
媒介神话的建构与解构——The Voice全球化传播的文本意识形态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电视媒介接触与使用研究——以湖北省孝感市陡岗镇初级中学为例
电视主流媒体承载重大时政报道的新思维:基于中央电视台走基层典型时政报道的考量

媒介前沿
中国大陆电视购物行业吸引力分析
瓶颈突破:数字新媒介环境中我国电视购物频道的发展
当代科学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
省级网络电视台的区位优势与突破之道
“大数据”背景下媒介用户研究的创新、应用与挑战

理论与历史
媒介融合中的“人性化发展趋势”理论延伸
公共电视的回归与公共领域的构建
“公民记者”现象、影响及其辨析
流动的藏私: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新媒体中公共空间的构建
试论我国新闻投诉评议机制的构建
公共空间和国家意识——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价值定位及其实现规律
论网络军事视频节目竞争力之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