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703188
  • 作      者:
    董天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视野开阔,内容丰富,学理深厚,见解独到,可供新闻传播院系师生、新闻传播研究者以及新闻实务工作者参考。
展开
作者简介
  董天策,重庆永川人,文学博士,暨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媒介批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副会长。2008年先后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先后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高层次人才项目、广东省两校重大攻关项目及横向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l80余篇,出版《传播学导论》《新闻传播学论稿》《中国报业的产业化运作》《网络新闻传播学》《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消费时代的中国传媒文化嬗变》等论著,主编《中外媒介批评》学术集刊。先后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广东省新闻教育最高荣誉金钟奖,先后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中国传媒大会“2001—2010中国传媒思想人物”等荣誉称号。2006—2011年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先后领衔创建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广东省重点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学科专业平台,为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建设作出出多项突破性贡献。
展开
内容介绍
  《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立足新闻传播学术前沿,对当代中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学术志趣与研究轨迹,折射出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业的不断发展与新闻传播学的长足进步。《问题与学理:新闻传播论稿》涉及新闻传播学术创新、基础理论研究、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民主政治与舆论监督、危机传播与灾难报道、传媒与文化、媒介批评研究、新闻业务探讨、广东传媒透视、新闻传播教育等论题。
展开
精彩书摘
  由此可见,所有的新闻价值要素都是可变的量度指标。这就意味着:对新闻价值的每一个要素,我们都可以进行语义程度上的区分,比如重要性可以区分为非常重要、相当重要、比较重要、有点重要、不够重要、不重要,新鲜性可以区分为非常新鲜、相当新鲜、比较新鲜、有点新鲜、不够新鲜、不新鲜。同样的道理,如果真实性是新闻价值的要素,那么它也应当是一个充满了变化性的测量度,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非常真实、相当真实、比较真实、有点真实、不够真实、不真实。然而,谁都知道,新闻的真实性所要求的是完全的真实,在真实性的程度上不能从百分之百逐渐降低到零,或者从零增长到百分之百。这个推论显然是十分荒谬的。按照反证法的原理,先假设一个命题成立,结果却推出一个荒谬的结论,那么就证明了这个命题不能成立。因此,笔者认为,把真实性归属于新闻价值要素,是不能成立的,当然也是不科学的。
  在阐明了真实性是新闻工作准则而不是新闻价值要素之后,我们不得不面对真实性是不是新闻的特征这个问题。就笔者所见,除了极个别论著没有把真实性作为新闻的特征以外,绝大多数的新闻理论著作都把真实性作为新闻的基本特征,而且是首要特征。然而,把真实性作为新闻的首要特征,不过是一个因袭已久的说法,究竟科学不科学,还需要学理上的证明。
  新闻的特征有哪些?学者们有不同的回答。李良荣教授认为,“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是两个:一是真实,二是新鲜,由此而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黄旦教授认为,“新闻是信息,信息并不都是新闻,新闻信息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就是:真实、新鲜、公开、重要。因此,如果问什么叫新闻,完整的定义应该是:新闻是被及时、公开传播的新近发生的重要的事实信息。”②郑保卫教授根据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将新闻的基本特性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真实性,(2)新鲜性,(3)及时性,(4)公开性。并且认为,“除了上述四个特性外,新闻还具有广泛性(报道内容、服务对象和传播范围都十分广泛)、连续性(定期、连续地报道新闻,始终不断地通过提供信息为受众服务)、易碎性(今天的新闻,明天就成为历史,失去新闻价值,所以它是一种‘易碎品’)等等。
  ……
展开
目录
引论
强化问题意识,深化学理内涵——论新闻传播学术创新
第一编 基础理论研究
理性审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关于“传播交叉领域”的研究——对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的思考
新闻的真实性是什么?——兼论新闻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虚假新闻的产生机制与治理路径
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
“史家办报”思想探究

第二编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
试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
竞争与合作:网络新闻发展之路
网络媒体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的变化
报业如何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关于报业呼吁“捍卫知识产权,提高网络转载门槛”的思考

第三编 民主政治与舆论监督
发展民主政治与深化新闻改革
知情权与表达权:为舆论监督保驾护航
试论“最牛钉子户”媒介事件的新闻传播学意义
如何开展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舆论监督——“山西黑砖窑”事件的启示

第四编 危机传播与灾难报道
信息公开与传媒变局——2008年我国新闻实践的突破与启示
在开放与控制之间:危机传播的基本准则与尺度——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媒体应当如何面对自然灾害——以南方雪灾报道为例
当代中国灾难新闻报道模式的演变
当前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回顾与反思
试论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媒体角色——从番禺垃圾焚烧选址事件报道谈起

第五编 传媒与文化
以电视娱乐文化作为研究范畴与视域
博客文化解析
数字短片的青年亚文化特征解读——以优酷网和56网的原创数字短片为例
《唐人街》:海外华人世界的成功展现
解析真人秀的本土化之路——以《残酷一叮》与《超级女声》为例
试析“男体盛”报道中女性的性别认同与建构
消费文化的学理内涵与学术取向

第六编 媒介批评研究
加强媒介批评,促进传媒发展,深化新闻学术
中国内地媒介批评论著十年扫描
当前媒介批评实践的议题分析——以新闻专业期刊“媒介批评”专栏文章为样本
关注媒介社会,弘扬批评精神——首届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媒介批评——2008第二届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深入研讨,辨清学理——关于媒介批评实践与理论的思考

第七编 媒介批评文章
新闻摄影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荷赛获奖照片造假”事件透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关于“西瓜注红药水”报道的对话
都是传媒惹的祸?——理性审视“蕉癌”风波
富士康起诉记者事件的多维反思
“艾滋女”事件真相大白后的思索
记者岂能如此忽悠采访对象——不得不说:我被“PK”了
名人是否该为不实代言广告负责?——从名人代言风波谈起
媒介事件如何取得轰动性传播效应?——从“大堡礁招聘”说起

第八编 新闻业务探讨
新闻报道的多方面突破——我国媒体2003年的内容创新。
从“连战访问大陆”看市场化报纸的时政报道——香港《东方日报》与台湾《中央日报》报道框架的比较分析
观点之争:报业竞争的新制高点
与时俱进的报纸号外
从海啸报道看媒体的人文关怀
党报在厚报时代的版式创新——评《广州日报》的导读与索引版
从信息把关人到舆论领航员——网络编辑如何引导网络论坛
网络媒体报道北京奥运的新气象

第九编 广东传媒透视
广州报业的区域性异地扩张
广东报业稳步发展的一年——2004年广东报业回眸
变革,在平稳中进行——2005年广东报业透视
喜看2007年广东报纸新闻的新进步
抓住报道机遇,展示新闻魅力——2008年度广东新闻奖报纸获奖作品述评
激流勇进,继往开来——2010年度广东报纸系统新闻获奖作品述评
广东报业发展的人文审思——在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上的演讲
广东电视的影响力何在?
广州亚运的传播机遇与媒体战略——在广州亚运传媒论坛上的演讲

第十编 新闻传播教育
第十一编 序言书评
附 录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