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传播与认知科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292272
  • 作      者:
    (美)罗伯特·F. 波特(Robert F. Potter), (美)保罗·D. 博尔斯(Paul D. Bolls)著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这部著作是对媒介反应的心理生理学研究的一个综合、全面的介绍。它介绍了媒介心理生理学的理论基础、方法技巧,以及这一领域的大多数最新的研究成果。它是对传播学中最重要的分支领域之一传播过程和效果研究的一个拓展,其展示的实时的心理生理学反应的测量方法,大大促进了传统的媒介效果的心理学研究,对后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传播与认知科学:媒介心理生理学测量的理论与方法》向读者介绍了心理生理学的理论假设,以及采集心理生理学数据的操作细节。除了讨论特殊的测量外,还包括对最近所做的实验的简要评述。这些实验使用心理生理学方法,测量人的大脑怎样处理媒介信息。对于研究者和实务人员来说,《传播与认知科学:媒介心理生理学测量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提供很有价值的参考和启迪。
展开
作者简介
    罗伯特·F.波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印第安纳大学电讯系副教授、认知科学项目的核心成员之一,传播研究所主任。
    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视听元素对媒介信息处理的影响、作为对媒介的认知和情绪反应的指标的心理生理学测量,以及广告杂音及其对信息处理的影响,发表论文18篇。
    保罗·D.博尔斯(Paul D.BoIls),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他特别关注考察公共健康信息的意识层面的处理问题。在过去的15年中,他参与了印第安纳大学、密苏里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媒介心理生理学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际运作。
    支庭荣,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传媒经济学,以及传播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前沿。独著《媒介管理》、《大众传播生态学》,主译《媒介经济学》,编著《传播学研究方法》等。他参与创建了暨南大学舆情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CATI实验室、传播与认知科学实验室。
展开
内容介绍
    近年来,在美国传播学界以及产业界,涌现出媒介心理生理学的相关热潮。学界希望结合生理心理学测量(psychophysiological measures)和自我报告测量(self-reportmeasures),来更好地认识媒介受众的信息处理过程,特别是逻辑认知和情感认知的复杂互动关系。产业界出现了一些专业的公司,专门为客户进行相关的研究,满足广告界、民意调查以及政治竞选等领域的需求。
    媒介心理生理学是将心理生理学的实验手段如心电图、脑电图、面部肌电图、皮肤导电性、脉搏、眼动等,应用于分析受众对于媒介传播的信息的认知与情绪处理的一门新学科。
    《传播与认知科学:媒介心理生理学测量的理论与方法》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密苏里大学的两位知名专家撰写,融理论、方法及案例于一炉,集中了大众传播与广告营销效果实验研究的最新成果;尤其对于通过大众媒体发布信息的广告、公关和整合营销传播行业,可以提供科学测量传播效果的实验室手段。
    《传播与认知科学:媒介心理生理学测量的理论与方法》通俗易懂,对操作技巧的解释浅显而翔实,并配有实例图片,是新闻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和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教师,以及媒体、市场、广告、公关和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实务人员、研究人员不可或缺的案头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本章以及第5章,都将侧重于讨论一些特定的心理生理学测量,分别用来研究对媒介的认知和情绪加工。本书的前几章回顾了心理生理学研究的历史、基础性的概念和生物进程,以及运用于心理生理学测量的通用性基础技术细节。现在,我们将进一步讨论目前媒介心理学研究者们在研究常用的几种特定的心理生理学测量所涉及的理论上的、概念上的以及操作上的细节。
    媒介心理学研究者们调查在高度复杂而又有清醒意识的媒介消费经验的背后,以及在那些媒介内容可能影响个人的、微妙的以及不那么微妙的方式背后的心理过程。在这一领域,想要恰如其分地运用心理生理学测量,一方面需要对于在媒介使用中诱发的认知和情绪过程这两者的关系有扎实的理论认识;另一方面需要对于在媒介使用中诱发的生理活动有扎实的理论认识。因此,在本章以及下一章中,我们一开始将对有关媒介使用中认知和情绪的心理过程进行一般性的理论思考,然后转移到讨论特定测量运用的细节。在我们继续进行之前,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媒介暴露中所用到的心理过程的理论讨论,将局限于在我们自己的研究工作中付诸应用的最近一些关于认知、情绪和媒介的理论进展。随着你对它们的兴趣日益浓厚,你最终可能会希望了解更多的关于这些概念的思想史知识。
    方法论的发展,与随之而起的理论的进步一道,令人们对于在媒介暴露中所用到的心理过程的理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深刻。方法论的进展已经让人们可以更直接、更细致地对人类认知进行观察,理论进步则是媒介心理学研究的生命线(其实对一般的科学研究也一样)。我们相信,用心理生理学测量来对媒介的认知和情绪加工进行研究,毫无疑问地已经成为我们这个领域中出现的最伟大的方法论进展之一。正如第1章中所提到的,心理生理学测量的好处之一是,当心理过程实际发生的时候,它能实时地标示出心理过程的能力。因此,它们能够提供对媒介消费行为所用的心理过程的洞察——既有相当的自觉意识,也是相对无意识的过程。然而,尽管事实上,心理生理学测量能够让媒介心理学研究者观察在媒介消费中实时地显露出来的动态心理过程,但是这一方法论进展的最大价值,取决于获得的数据能够继续点燃随后的理论思考的火花的程度,因为理论思考才能提供关于丰富而复杂的媒介消费体验的有用知识。这需要不断专注于理解人类大脑的本性,以及理解大脑是如何加工媒介化讯息的。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媒介过程与效果研究中的心理生理学
媒介效果研究的简要历史
早期研究——电影内容的影响力
行为主义的强烈影响
早期的行为主义传播研究
打开黑箱——信息加工的进路
媒介研究中生理学的第三次登场
魅力非凡的第三次登场:媒介的心理生理学进路

第2章 心理生理学的理论假设与学科简史
心理生理学的基础假设
1.大脑是涉身性的
2.大脑和身体的运转随着时间而变化
3.对生理系统的分析可以用减法
4.身体的首要功能是保持活力
5.认知过程可以从身体反应推导出来
6.心理生理学测量是“怪物”
心理生理学: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遗产的研究领域
心理生理学的优点和缺陷

第3章 心理生理学的关键术语与概念
从人体到电脑的信号链
电极与导线
光电容积描记器
电极电缆与生物电放大器
过滤
AD/DA板
心理生理学信号词汇表
持续反应与相性反应
差异分数
习惯作用与致敏作用
本章小结

第4章 媒介认知加工的心理生理学测量
媒介的认知加工的概念化
动机性媒介讯息加工的有限容量模型
心搏.:认知加工的生理测量
心率的心理学意义
心脏系统的基本解剖与生理结构
在媒介研究实验室中记录心电图
记录心电图的设备和技术步骤
心搏数据的分析
使用心率研究媒介认知加工的案例
脑电图:对支撑媒介认知加工的大脑皮层活动的测量
脑电图的心理学意义
记录脑电图信号
使用脑电图研究媒介认知加工的案例
本章小结

第5章 媒介情绪加工的心理生理学测量
第6章 浮现中的媒介心理生理学测量
第7章 将心理生理与其他媒介讯息加工测量联合起来
第8章 媒介心理生理学实验室的设计与操作
第9章 媒介心理生理学测量的未来前瞻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