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界认为,这种对人物九个等级的划分即是“九品”的起源。后亦演化为“九等人表”的成语,泛指各种人才。在古代,无论是品评人物、区分官职,还是评论琴棋书画等,素来习惯用“九”来界定品第、等级,形成绵延不绝的历史社会现象。曹魏时期,吏部尚书陈群创设“九品官人法”,即官吏从第一品到第九品,由高到低,分为九等。这一创设,首开我国政坛“九品等级”之先河。从魏晋以来,历朝历代相继沿袭这一定制,虽有不同的增减,但万变不离其宗,直到清朝灭亡才归于历史的档案。然而,这一制度延续长达两千多年之久,不论从哪个角度而言,都对我国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在古代官场上,官吏以九品为最低。凡步入九品门槛者,称为“入流”;凡没进入九品的,便称之“未入流”。曾几何时,人们为了能够“入流”、为了能挣得上“一品半品”,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一官半职,不知演绎出多少人间的闹剧、悲剧。这在《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等文学作品里,都有淋漓尽致的临摹和嘲讽。
在古代,因受政坛“九品”的熏陶感染,人们将高雅的“琴、棋、书、画”也以“品”论,并蔚然成风。后来广而推之,就连喝酒饮茶也效仿论“品”,若是无品之饮,便被视为俗饮,即今人所说的“牛饮”。如品评书画艺术,将其分为神品、妙品和能品,其源于南朝《书品》的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为上、中、下,共为九等),称为“三品九等”。南朝时钟嵘撰写的《诗品》,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评论专著,该书对两汉至齐梁122位诗人及其诗歌,以“词采”为第一评判标准“分品而论”,结果将“开建安诗风”的曹操列为“下品”,并为此引起不小的争论。我国是围棋的故乡。先秦时期称围棋为“弈”,下围棋为“对弈”。到了汉代才正式定名为“围棋”,所谓“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在魏晋时期,围棋又被称为“手谈”、“坐隐”等,并创设了区别棋艺水平高低的“围棋品位制”,即把围棋也分为九个等级,一品最高,九品最低。魏人邯郸淳在《艺经》中是这样划分的:“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日入神,二日坐照,三日具体,四日通幽,五日用智,六日小巧,七日斗力,八日若愚,九日守拙。”这一品等划分,便是后来围棋“九段”的渊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