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太湖石堆砌成山,是中国古代一种传统的造园艺术,学名叫做“叠石”。早在宋代,宋徽宗赵估就爱好搜集各种异石,装点皇家苑囿,“花石纲”的运输络绎不绝,太湖石的身价也与日俱增。《水浒传》里的杨志最初就是因为运送花石纲时翻船获罪的(杨志够背的,后来又被晁盖一伙用蒙汗药把生辰纲给劫了,真是生生逼上梁山啊)。这些所谓的纲就是指给皇家运输货品的队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用湖石造园是多么的兴盛。
“叠石”既然是给皇家做的活儿,又有着近千年的工艺传统,我们就不用担心它的安全性和技术性了。以下这些程序,就是叠山造景的成功所在。
打基础,“叠石”首要的就要是打好基础,堆假山也像盖楼一样,必须有坚固耐久的基础,通常会用灰土、铺石以及木桩打好基础。假山基础是指它的地下或水下部分,通过基础把假山的重量和荷载传递给地基。基础不好会引起山体的开裂破坏和倒塌,危及人身安全,因此必须安全可靠。
山石堆叠,将更坚硬耐压的大型石块放置底部,叠放湖石时要曲折错落,石块之间要搭接紧密,石块摆放时大而平的面朝上,好看的面朝外,上面要找平。塞垫要平稳,如果安放的石块不稳固,则要打入质地坚硬的楔形石片,使其垫牢。铁活巩固,石料之间要用熟铁打制的铁件连接。铁制品在自然界易锈蚀,因此这些铁活都埋于结构内部而不外露,它们均系加固保护措施,而非受力结构。
黏合缝隙,每层山石安放稳定后,在其内部缝隙处灌筑以灰泥砂浆等,使每一层都与山体结为一体。同时把已叠好的假山石块间的缝隙,也用灰泥砂浆涂抹修饰,这一工序从
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假山的美容。做缝的材料相传过去用糯米汁加石灰或桐油加纸筋加石灰,捶打拌和而成,或者用明矾水与石灰捣成浆。石灰在这里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很早以前人们就把灰泥当做简易水泥来使用,灰泥是石灰与水发生热反应形成的,是一种黏合剂。随着所含水分的不断蒸发,灰泥会逐渐变硬。
倚建、合围,体量较大的假山,一般就要叠筑于建筑和围墙或其他类型边界围合的空间之中,多用土石结合。像堆秀山就是倚御花园北面宫墙而建。
在以上这些保证牢固稳定的条件下,再在山顶搭建凉亭,山间点缀石笋、剑石,山根培植松柏、植被等等,移植众多自然景色形成这座假山的“堆秀”之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