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天下”的帝制时代,宫廷礼仪构成国家礼制的主体,大凡郊庙、社稷、陵寝的祭祀,册封、册立、冠婚、宴享、上尊号徽号、朝会、朝贡等国家礼仪,无不以宫廷为中心。宫廷又是权力的核心,皇位更替、后妃册封等无不牵涉到权力,国家礼制与宫廷的关系首先体现为礼制与权力的关系。《明代的藩王继统与庙制变革》一文以永乐、嘉靖两位藩王出身的皇帝对宗庙庙制的变革为主线,探讨国家礼制与宫廷权力更迭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知道,国家宗庙实际上是一朝帝系的象征,由于宗法与皇位继承制的交织,明代宗庙的帝系传承原本是大宗的承继,而藩王以小宗继承大统,势必要引起宗庙之制的变革,从而重构帝系。永乐帝以武力篡位,故要迁出兴宗(朱标),排斥建文,声称太祖嫡传,俨然大宗。嘉靖帝以堂弟身份援《皇明祖训》“兄终弟及”的嫡传原则而继承大统,故要推尊其父兴献王,使孝宗与兴献王为“兄终弟及”,从而说明嘉靖皇位乃兴献嫡传。永乐帝采取的是“减法”,竭力抹除建文一系的影响,以便直接太祖之大统;嘉靖帝采取的是“加法”,曲尽心机使兴献王称皇、称帝,称宗入庙。方法虽异,目的相同,都是利用庙制变革为皇权继承的合法性作论证。这篇文章中,礼仪的建构性达到了充分展禾。《明代帝后情感生活与国家礼制兴革》虽然谈生活在宫廷中的后妃(包括皇太后)与皇帝之间的情感如何影响丧礼、册宝、内殿祭祀、高谋祭祀等国家礼制,但其中仍论述了后妃权力身份藉由礼仪而得以确立,礼仪反映后妃权力地位的变化,突出权力与礼仪之间的相互定义。
《饮食与政治:明代宫廷的赐宴与宴礼》表达的是,仪式化的饮食通过宫廷这个特殊平台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赐宴与宴礼极具象征性,皇帝始终处于宴会、宴礼的核心,皇帝的权威处处凸现,因此,通过宴会礼仪界定了皇权体系内的等级化和秩序化。
朱熹曾说:“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明朝皇帝通过赐予臣僚筵宴或食物,施以恩惠,既促进了君臣间的交流,更加强了皇帝对臣下的控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