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俗字概念辨析
研究中古文字绕不开敦煌写本汉字,研究敦煌写本汉字更绕不开敦煌俗字。明确俗字的概念,拨开俗字认识的迷雾,是研究俗字所必须做的。近年来,汉字研究领域涌现了一些俗字研究方面的著作,充分说明俗字这一课题在学术界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著作对俗字概念和界定的阐述,反映了研究者认识方面的差异。在此,我们从学术研究和探讨的角度,本着学习的态度,选取近年来出版的几部青年学者的研究著作来进行辨析讨论。
台湾蔡忠霖先生的力作《敦煌汉文写卷俗字及其现象》,在敦煌俗字的研究方面有诸多发明和创新,笔者拜读后受益匪浅,收获颇丰。笔者认为这本着作是近年来敦煌俗字研究领域裹的佼佼者,其创新之处前文已有论及,此不赘言。笔者从学术讨论的角度格外关注蔡书为俗字下的定义。蔡书认为俗字是“写法有别于官方制定之正字,乃经约定俗成(群众之自觉意识认同)而通行于当时社会,且易随时、地不同而递变之简便字体。”将此定义条分缕析,我们能够知道蔡书的俗字观:俗字是与正字相对的;在当时社会通行的;随时代不同而变化的;随地域不同而变化的;简便字体。这些观点我们基本同意,但是对于蔡书所言俗字是“简便字体”则存有异议。毋庸置疑,俗字的确有很多是通过改换偏旁、简省笔昼、归并部件,甚至沿用“六书”新造字形等办法使字形简便,利于书写。但是并非所有的俗宇都是简便的,正如蔡书所言,与正字相比,有的俗字“为了使字义更加突显而增形部件”,字形不仅不简,反倒更加繁复。蔡书将一些俗字分类为“增形”,并定义曰:“所谓'增形,乃指偏旁及部件之增笔及繁化者。”还列举了“凡”、“支”、“拔”、“焦”、“京”等10字于其下作为证明。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