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08827
  • 作      者:
    刘忠孝, 陈桂芝, 马倩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先秦儒家伦理文化产生的条件、先秦儒家伦理文化源流考、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原则、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伦理规范、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道德范畴等。
展开
精彩书摘
    3.忠恕之道亦为“榉矩之道”,对全社会发挥“我”作为中间层面的调节作用,这是实践此道的理想结果
    冯友兰先生曾把“忠恕之道”、“仁道”、“榉矩之道”一起论述,指出:“后来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之道叫做榉矩之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当代社会在很多方面体现得不够平等,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平现象随处显现,贫富差异、强弱差异、尊卑差异现象严重。社会需要在不断地调节中求发展,求进步,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大同。忠恕之道即榉矩之道,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当代研究价值,人们虽然可以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对事物作出合理的、科学的预见,形成具有前沿性的理论,然而任何的科学预见只是对事物发展主要趋势、大致轮廓的把握,永远不会穷尽真理。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受当时客观条件的影响,所以导致了科学预见的不确定性、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逐步实现主观和未来客观的辩证统一,即理论也要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发展,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开展新的实践和进行新的发展,在理论上不断获得重大突破和创新,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进入了现代社会的中国,实现了经济市场化、工业化、都市化、技术化,但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着一定的差距。现如今以市场经济为物质生产基础的社会,必然催生出异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时期的新观念,如产品的所有权和商品公平交换观念、优胜劣汰的观念、重视功利的实用主义观念等。然而在这种种观念的背后,是个人本位的价值系统,正是这种价值系统,将会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引起永无停息的、不可协调的对抗与斗争。这使今天的市场经济中的道德、价值观念,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如环境破坏、资源短缺、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家庭解体等。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伦理与儒家伦理文化
二、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历史发展
三、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逻辑推衍
四、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当代价值
五、本书的编写理念和理论设计

第一章 先秦儒家伦理文化产生的条件
一、先秦儒家伦理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先秦儒家伦理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
三、先秦儒家伦理文化产生的自然背景
四、先秦儒家伦理文化产生的学术背景

第二章 先秦儒家伦理文化源流考
一、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历史流变及代表人物
二、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代表著作
三、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精神特质

第三章 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原则
一、孔子“仁礼”说
二、孟子“仁义”说
三、荀子“隆礼贵义”说

第四章 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伦理规范
一、孝悌
二、忠恕
三、智勇
四、诚信
五、义利
六、五伦

第五章 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道德范畴
一、君子与小人
二、荣与辱
三、性与情
四、善与恶
五、勇与妄
六、修身与教化
七、和与同

第六章 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道德修养方法
一、孔子的道德修养方法
二、孟子的道德修养方法
三、荀子的道德修养方法
四、孟子、荀子对孔子道德修养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第七章 先秦儒家伦理文化的重要观点
一、人性善恶说
二、天人合一说
三、刚健有为说
四、浩然之气说
五、厚德载物说
六、三人有师说
七、环境影响说
八、家国天下说
九、群体至上说
十、知行合一说

第八章 先秦儒家伦理文化与当代社会
一、先秦儒家伦理文化与和谐社会
二、先秦儒家伦理文化与网络世界
三、先秦儒家伦理文化与生态环境
附录:中华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在海外
一、孔子学院在国外的广泛建立
二、中华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在亚洲
三、中华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在欧洲
四、中华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在美洲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