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发掘和认识以苟子、王充、张载、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等为代表的唯物主义传统及其价值,避免了传统唯物论的局限性,宣称“接着”张王之学讲,相继发表《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联系》、《张载--中国十一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王船山的唯物论思想》,并主编《中国唯物论史》等成果,较充分地对中国的气学传统作了唯物主义的解读。
他充分赞扬中国古代以气为世界本原的唯物主义学说,认为这代表了传统哲学的精华,可以称为“唯气论”。他认为:“古代哲学家自己没有标立名称。我们这样来称呼他们的学说,还是符合这类学说的本质的。”①张岱年对于自己的哲学思想,尽管没有标立名称,但他最心仪的莫过于被“称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的气学:“气本论是唯物论的中国形式,实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优秀传统。”②而他就是自觉地以继承和发展“气学”作为自己的哲学使命的。他认为,近三百年来的哲学思想主潮是唯物论,主流哲学家是王船山、颜习斋、戴东原,因此,“现代中国治哲学者,应继续王、颜、戴未竟之绪而更加扩展……新的中国哲学,应顺着这三百年来的趋向而前进”③。在《事理论》的“自序”中.他就当时学术趋势进行了评述,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致思取径:“学人之中,述颜戴之指者,宗陆王之说者,绍程朱之统者,皆已有人。而此篇所谈,则与横渠、船山之旨为最近,于西方则兼取唯物论与解析哲学之说,非敢立异于时贤,不欲自违其所信耳。”④其所信的是正是综合唯物论和解析法,接着张王气学讲的新理论。直到暮年,他还说:“在哲学上,我仍坚持30-40年代的一些观点而略有补充。我信持唯物论,推崇辩证法,而认为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唯物论优良传统结合起来。”⑤他以“渠山拙叟”自号,表明了他一以贯之的哲学理念和境界追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