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但是,我们究竟如何才能获得 好的名声,获得别人的称誉和赞赏呢?两千多年前的墨子在此就告诉 了我们成功的秘诀,那就是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身体力行,踏踏实实地做事情,切不可夸夸其谈、沽名钓 誉,只有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功成名就。显然,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树 立和发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目的所在,即要求人们能够知荣明耻,身 体力行,切实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说话一定要讲信用,做事一定要 果断,要使讲话和做事一致,没有一句话不实行的。这句话是墨子用来论证“兼爱”的可行性的。墨子举出许多人口 口声声反对“兼爱”,认为“兼爱”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如果让他们来 选择是把亲人托付给主张“兼爱”的人,还是托付给主张“相恶”的 人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墨子用上述名言对这些言行不一 的人提出了批评,同时他认为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言必 信,行必果”、“无言而不行也”。今天,墨子的这一观点或教导,即要求人们为人处世应言行一致,仍然具有普世性的价值和意义,做人应堂堂正正,要把出于自己口中 的道理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切不可嘴上说一套、背后又做一套,这 是“阴阳人”的为人和做法,是可耻的行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追求真善美,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和行 为准则。墨子认为,善不是出自内心的不能保留;行动不是通过自身 辨明的不能树立;名声不能简单地成就;荣誉不能用巧言建立,因此 君子要言行合一。墨子的话告诉我们,高尚的品质、令人向往的名誉都是为人所追 求的,但这不是靠虚假、巧言令色就能轻易达到的,而是要发自内心 的追求并采取与言语一致的行动才能实现的。我们身边往往有这样一些人,台上与台下、人前与人后、对待领 导与对待普通人,他们都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些人言行不符、表 里相背。他们往往不以诚实为荣,反而以之为耻。言行一致,贵在身体力行,只要我们坚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说假话、不说空话、不 欺上瞒下、努力改变那种“有看法、没办法;有想法、没做法;有号 召、没实招”的现象,言必行,行必果,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定 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牛玉儒,在“为人民服务”上真正做 到了言行一致。“有困难找我!”这是牛玉儒经常对老百姓说的一句话。他的手机号 走到哪儿给到哪儿,包括企业、基层单位,以及孤残老人家庭。他说:“事关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2003年的一天,牛玉儒检查呼和浩特市便道铺装工程时,发现刚 铺好的便道上有根电线杆立在盲道上。“这不是害人吗?”一向很少发 火的牛玉儒忍不住大发脾气。他严厉批评了施工单位,要求他们立即 重修盲道,并且要求有关部门对市区内所有盲道进行全面检查。随行 人员第一次见牛玉儒发这么大的火。呼和浩特市市委督查室主任董利群作过统计:从2003年4月至 2004年7月,牛玉儒一共批阅各种群众来信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 益的公文函件314件,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件,他还要求督查室必须 跟踪解决问题。“我们抓经济、搞建设,最终目标就是让群众在更好的环境里过更 好的日子。”牛玉儒多次说过这句话,这高度概括了他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牛玉儒的小巷情结也令人感动。情系小巷,心存百姓,这也是牛 玉儒的一贯作风。牛玉儒在担任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后,抱定的目标之一就是接好 前任改造青城的接力棒,狠抓城市建设,给老百姓打造一个满意的首 府。“非典”一过,他顶着烈日,徒步实地察看呼和浩特市的道路改 造情况,不仅重视通衢大道,更关注小街小巷。他说:“光大街美不 行,老百姓可是生活在小巷里啊!”他发现,很多学生下晚自习后在小 巷里摸黑行走,一调查,市区这样的小巷竟有46条,随后他就点名让 城建部门抓紧时间治理小巷,为老百姓送光明。很快,呼和浩特市区 的这46条小巷全部安装上路灯并实现供电。牛玉儒在当包头市市长时,扑下身子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走出 困境的下岗职工到市政府门口放鞭炮感谢他。他向大家致礼,深情地 说:“关心困难群体是政府的责任,人民市长为人民,这是我的政治 责任,也是我的职业道德。”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牛玉儒扑下身子为群 众办实事,亮开嗓子在群众面前讲政治。他讲的政治很简明,就三个 字:“为人民”。就冲这三个字,群众赞许他是“好官牛玉儒”。“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普通人来说,重诺守信、言出必行、不夸海口、不乱承诺、不信口开河、拒绝见利 忘义,做起来又何尝不难呢?但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做,因为它是衡 量一个人品格的重要尺度,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最基本的要求。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是社会风气的根基,也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 观的基本要求。在这方面,执著支教徐本禹、剑胆琴心任长霞、鞠躬 尽瘁牛玉儒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不但怎样说就怎样做,而且做得很成功,很令人感动。子墨子言日:“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 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意思是说,言论要是能够做到的,不妨 常说;言论不能够付诸行动的,就不要常说。言论不能付诸行动,却 经常说,那就是徒费口舌。墨子说的那种说一套、做一套,徒费口舌之劳的人,往往不想过 后会不会去做,也不管以后能不能做到,总是先把口头支票开了再说。稍好一点的,也是有了点结果就浮夸,脱离现实。他们没有务实的办 事态度,没有踏实的办事作风。于是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朋友的信任,失去了老板的信任,失去了下属的信任,失去了群众的信任……我们 坚决不要做这种众叛亲离、讨人厌的人。要做就要做言行合一的人,言行一致是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然而“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 诺”,真正做到言行一致是有一定难度的。那我们也要努力去做,不可 姑息迁就自己。为人处世,信守诺言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受欢迎的人,常用各种 不同的方式把他们的特点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任 何时候都有守信、遵约的美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为人处世的基 本要求,夸夸其谈的处世态度,不但徒费口舌、于事无补,而却也从 根本上违背了诚信为本的做人原则。因此说,表里如一、身体力行是 做人之基。P3-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