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论述了怎么样进入“无为”的境界后,接着论述了为什么要进入“无为”的境界。他说“无为而无不为”。不违反道理,便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样,老子便把在认识论中的“弗为而成”发展成在实践论中的“无为而无不为”了。
为什么“无为”便能“无不为”?老子认为:有了依道理行事而在人生中迈步的根本观点,那么,即使碰到了不懂的东西,不知其中道理,也能“沕望相随”(“唯望唯沏”--第21段)而识道,不贪不躁,坚守清静,三思而后行,不懂就先学懂它,先弄清个中道理,再按道理行事。有了这样的品格,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呢?这个道理,后来成形汉语的一句成语:万事顺意。
上述可见,“无为”是什么意思,老子有他明确的论述,无需人们多加揣度。此段“无为”专论中,老子是把“为学”、“闻(达)道”、“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而恒无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认定通过做学问、达道理,充实自己,修炼自己,实践中就能进入无为的境界;进入无为的境界,便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例如,治理天下而“叵无事”,坚持不要按等级层层服事(实际上是废除剥削压迫,老子认定剥削压迫都是违反道理的),这样,天下便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里,明确地展示了“无为”就是不违反道理的意思,也明确地展示了把科学态度与奋斗精神结合起来的进取观念。
《老子》除了在第48段对“无为”作了专门阐述之外,还有其他段落也有涉及。在《老子》书中,“无为”共出现十二次(各种版本不一,此处乃据拙著《老子通解》等校订的原文),若都解作“无违”,则不会有过去那种无法通解《老子》的困难了。
坚持实事求是则须以老解老,《老子》书中共有四十多个“为”字,其中有的是泛指行为,如“为无为”中的前一个“为”;有的是专指顺自然的行为,如“为学日益”中的“为”,这种行为,老子有时又用“辅”;有的是专指逆自然的行为,实则是“违”。例如第64段:“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从文义连贯来看,这个“为”,与顺自然的“辅”相对,显然是特指逆自然的行为,即是“违”,若把它解成顺自然的行为,或泛指行为,这句话便是自相矛盾而无法解通了。
《老子》第27段说:“善行者,无达迹。”善于行事,则没有痕迹。“无达迹”之行为,可理解成不留下伤痕的行为。想事、办事和遂事(办成了事)都没有违反道理,对自然事物,不留下任何伤痕而保持其原有的自然性,人之所为,不过是辅助它的自然性,不是违反它的自然性。这样的行为,即“为无为”,属“善行”。善行者,按道理办事,这与从事不违反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是一码事,所以说:“无为”也就是“善行”,是把科学态度和奋进精神结合起来的最有效益的行为,这就是“无为”因而可以“无不为”,善于处事,便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为”与“违”音同而义通,故汉朝以前的人理解“无为”,都毋庸置疑地解作“无违”,即是“循理而举事”,按道理而不违反道理行事。
《文子·自然》:“老子日:‘所谓无为者……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奸诈)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不自高自大),功立而不言有。”’①《文子·上义》:“老子日……无为者非谓其不动也,言其莫从已出也。”②文子是老子的嫡传弟子,这些话无论是老子说的还是文子说的,都是对“无为”所作的最权威的解释。
《庄子·天地》说,夫子日:“夫道,复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到心焉。无为言之之谓天,无为为之之谓德。”这里,庄子在强调道是违反不得的,从而讲无为是言行的标准,“无为”道而言之叫做天--符合客观实际,“无为”道而行之叫做“德”。这很明白地表明:“无为”即是不违反“道恒”,也就是不违反自然。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