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和生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8076034
  • 作      者:
    罗尚贤著
  • 出 版 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和”的完满境界,老予称“得一”,并说“万物得一以生”,认定万物都是和合而生成,和睦而生存,和谐而生衍的,故人类须贵和重生。
    宇宙万物究竟是怎么样的?人生旅程幸福当如何营造?人类社会发展将往何处去?
展开
内容介绍
    《和生论》为探索和生文是否必然见世,面重新审视人类文明的演变。
    和生哲学的要义是:
    宇宙间的“有无相生”;自然界的“和至”生物;社会上的和而“玄同”;人身中的“营魄抱一”;认识过程中的“实事求是”。
    这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是以“革命”促和谐,以和谐促生衍,因此总是强调贵和重生的。古往今来的和生之道,是当代人类摆脱生活困境的唯一出路,是避免毁灭的法宝。
展开
精彩书摘
    老子论述了怎么样进入“无为”的境界后,接着论述了为什么要进入“无为”的境界。他说“无为而无不为”。不违反道理,便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样,老子便把在认识论中的“弗为而成”发展成在实践论中的“无为而无不为”了。
    为什么“无为”便能“无不为”?老子认为:有了依道理行事而在人生中迈步的根本观点,那么,即使碰到了不懂的东西,不知其中道理,也能“沕望相随”(“唯望唯沏”--第21段)而识道,不贪不躁,坚守清静,三思而后行,不懂就先学懂它,先弄清个中道理,再按道理行事。有了这样的品格,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呢?这个道理,后来成形汉语的一句成语:万事顺意。
    上述可见,“无为”是什么意思,老子有他明确的论述,无需人们多加揣度。此段“无为”专论中,老子是把“为学”、“闻(达)道”、“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而恒无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认定通过做学问、达道理,充实自己,修炼自己,实践中就能进入无为的境界;进入无为的境界,便没有做不好的事情。例如,治理天下而“叵无事”,坚持不要按等级层层服事(实际上是废除剥削压迫,老子认定剥削压迫都是违反道理的),这样,天下便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里,明确地展示了“无为”就是不违反道理的意思,也明确地展示了把科学态度与奋斗精神结合起来的进取观念。
    《老子》除了在第48段对“无为”作了专门阐述之外,还有其他段落也有涉及。在《老子》书中,“无为”共出现十二次(各种版本不一,此处乃据拙著《老子通解》等校订的原文),若都解作“无违”,则不会有过去那种无法通解《老子》的困难了。
    坚持实事求是则须以老解老,《老子》书中共有四十多个“为”字,其中有的是泛指行为,如“为无为”中的前一个“为”;有的是专指顺自然的行为,如“为学日益”中的“为”,这种行为,老子有时又用“辅”;有的是专指逆自然的行为,实则是“违”。例如第64段:“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从文义连贯来看,这个“为”,与顺自然的“辅”相对,显然是特指逆自然的行为,即是“违”,若把它解成顺自然的行为,或泛指行为,这句话便是自相矛盾而无法解通了。
    《老子》第27段说:“善行者,无达迹。”善于行事,则没有痕迹。“无达迹”之行为,可理解成不留下伤痕的行为。想事、办事和遂事(办成了事)都没有违反道理,对自然事物,不留下任何伤痕而保持其原有的自然性,人之所为,不过是辅助它的自然性,不是违反它的自然性。这样的行为,即“为无为”,属“善行”。善行者,按道理办事,这与从事不违反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是一码事,所以说:“无为”也就是“善行”,是把科学态度和奋进精神结合起来的最有效益的行为,这就是“无为”因而可以“无不为”,善于处事,便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为”与“违”音同而义通,故汉朝以前的人理解“无为”,都毋庸置疑地解作“无违”,即是“循理而举事”,按道理而不违反道理行事。
    《文子·自然》:“老子日:‘所谓无为者……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奸诈)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不自高自大),功立而不言有。”’①《文子·上义》:“老子日……无为者非谓其不动也,言其莫从已出也。”②文子是老子的嫡传弟子,这些话无论是老子说的还是文子说的,都是对“无为”所作的最权威的解释。
    《庄子·天地》说,夫子日:“夫道,复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到心焉。无为言之之谓天,无为为之之谓德。”这里,庄子在强调道是违反不得的,从而讲无为是言行的标准,“无为”道而言之叫做天--符合客观实际,“无为”道而行之叫做“德”。这很明白地表明:“无为”即是不违反“道恒”,也就是不违反自然。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和生之道的渊源:《龙图》、《河图》、《太极八卦图》及《周易》
一、探索和生之道的起点
二、中华文化之根:从《龙图》到《河图》
三、从伏羲的《太极八卦图》到《周易》
四、卦台山上可望见天然的“太极八卦”地形
五、《太极八卦图》与当时社会生活的联系
(一)伏羲是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
(二)渭河两岸人的亲和互助
(三)发明姓氏的伟大创举
六、“太极图”与“八卦图”不可分离
(一)“太极图”象征两族人
(二)“八卦图”象征天地万物
(三)《太极八卦图》教人善待人,善待天地万物
七、《太极八卦图》反映人与宇宙万物的整体观念
八、《周易》的《彖辞》是老子的重要著作

第二章 和生之道的昆仑实验
一、昆仑实验:亟待研究的史学空白
二、关于“老子入夷狄为浮屠
三、从“浮屠”到浮屠塔--浮屠邦的标志
四、“修浮图道”、“浮图弟子”、“浮图经”与“老子经”
五、关于浮图邦的分布情况
六、和田绿洲的“达德之邦
七、兴都库什山以北的浮图邦
八、从龙的神话看克什米尔的浮图邦
九、关于乾陀罗浮图邦
十、老子居住的檀特山:大道之邦的联络处
十一、大道之邦制造的道钱
十二、大道之邦通用的文字:怯卢文

第三章 浮图法及社会和生学说
一、浮图法是社会生活方式的原则
二、“有邦之母,可以长久
三、分邦废封,大小兼顾
四、“立教施政”,“有德司介”
五、树立公德,和谐“弗争”
六、人人平等,亲密无间
七、以民为主,直选“圣人”
八、提倡博爱,妙在“曳明”
九、全民学习,“六自”达德
十、创造文字,便于交往
十一、富者乐捐,贫者受补
十二、发行货币,提供财政
十三、尊重自然,辅助万物
……
第四章 老子建构的和生哲学
第五章 昆仑实验与古希腊文化
第六章 浮图道及其派生的系列宗教
第七章 和生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
第八章 迈向和生文明时代
结语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