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玄学史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33127
  • 作      者:
    张齐明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张齐明,2008年获得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先后在《历史研究》、《文史》、《宗教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并著有《解读》(合著,2010)、《亦俗亦术:汉魏六朝风水信仰研究》(2011)。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史话·思想学术系列:玄学史话》通过政治背景、思想演进及社会风尚三个视角来展现魏晋玄学的历史形态,试图再现玄学的语境与发展轨迹。玄学已经成为历史,名土们也早已化为尘土。拂去历史的尘埃,再与名土们做一次亲密的接触,仔细玩味他们关于宇宙、社会、人生、信仰的思考,每每也能让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为之震颤。
展开
精彩书摘
    何谓“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潮,因此,人们常常称之为“魏晋玄学”。而在魏晋时期,更多称为“清谈”、“玄谈”、“谈玄”、“清言”等。《晋书-陆云传》记载了一个故事:名士陆云因迷路而夜宿荒郊,与一位风姿绰约的少年夜谈《老子》,“致辞深远”,天明后辞去,才知方圆数十里并无人家,只有王弼的墓。陆云“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故事虽荒诞,但其所传递的历史信息相当丰富。它说明,至少在西晋初年,人们就将王弼在曹魏正始时期清谈《老子》的学术活动称为“玄学”。
    那么,为何要将王弼等名士们的学术思想称为“玄学”呢?“玄学”之名,当出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弼在注释《老子》第一章时说:“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言道以无形无名始成万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玄之又玄也。”王弼用“玄之又玄”来解释老子的“道”,也就是“无”。在王弼看来,“玄”为“物之极”,是一种宇宙本体的表现形式,因此,“玄”乃众物之根本。在这个意义上,“玄”就是“无”。“玄”既是对万物本体的描述,又是理解万物本体的途径,而“玄”又无法言说,故称“玄之又玄”。这是王弼对《老子》的创造性解释,是学术思想的一大创新,因此,人们很自然地用“玄学”来称呼这种全新的学术思潮。
    玄学之名,虽然源自“玄之又玄”,但玄学本身并不“玄”。就理论特质而言,魏晋玄学上承两汉经学余绪,实现了对经学的反动与超越,将学术思想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玄学是儒道思想内在融合的产物。当汉代经学的宇宙生成论难以支持儒家伦理价值体系时,人们开始以“本末体用”方法来解释儒道关系,也就是用道家的人性自然来解释儒家伦理纲常合理性,以此缓解东汉中期以来名教破产后的信仰危机。从何晏、王弼到向秀、郭象的玄学发展史,就是不断完善“本末体用”方法,使儒道合二为一的理论演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王弼“名教本于自然”的思想是玄学的主要形态。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则是玄学的思想激进派,属于玄学理论中的异端,是魏晋禅代时特殊政治氛围的产物。而到了西晋时期,乐广、裴颁、郭象等重新阐释了王弼的“名教本于自然”,较好地解决了名教与自然之间的紧张,成功地调和了儒教与老庄之间的关系,这是正始玄学在西晋时期更为细密的回归。
    玄学并非单纯来源于道家,而是儒、道思想的深层融合,但是道家起了主导作用。从玄学的理论形态看,“自然”是“本体”,“名教”是“末用”;从玄学的社会形态看,放达不羁的魏晋风度,正是“自然”主题在士人生活方式中的展现。正因为如此,魏晋玄学又被称为“新道家”。历史上,玄学也曾直接被称为“老庄之学”,如玄学的创立者何晏、王弼,史籍说他们“好老庄言”、“好老氏”、“祖述老庄”。作为道家学派的最后一个形态,玄学不仅在理论上更精致,思辨水平更高,在社会影响方面更是战国秦汉时期的老庄哲学、黄老哲学所无法比拟的。老庄哲学仅少数士人遵奉,黄老哲学虽然西汉初一度被尊为官方思想,但主要存在于部分当权者的政治理念和治国行为中。魏晋玄学则不然,它的社会影响与两汉时期的经学相似,已从学说转化为一种士人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 玄风初起
1 何谓“玄学”
2 “清议”与经学破产
3 黄老兴起
4 清谈之风

二 正始之音
1 “浮华案”
2 正始之音
3 天才少年
4 “贵无论”
5 “典午之变”

三 竹林新风
1 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
2 竹林七贤
3 “非汤武而薄周孔”
4 名教与自然

四 元康玄学
1 清谈复苏
2 放达不羁的士风
3 崇有论
4 郭象与《庄子注》
5 所谓“清谈误国”

五 江左风流
1 永嘉南渡
2 玄风再起
3 高僧与玄谈

六 玄学与魏晋风度
1 容止之美
2 饮酒与服药
3 任诞
4 玄风中的女性
结语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