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绍兴人文荟萃
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浙江杭州湾钱塘江南岸,宁(波)绍(兴)平原南部,稽山镜水之间,属于美丽而富饶的浙北平原。
钱塘江水滚滚东流,湍急的曹娥江奔流不息,汇入钱塘江后直泻东海。钱塘江南岸和曹娥江西部,是一片开阔的田野。一条条小河纵横交错,像一条条银白色的带子,萦绕在湖泊、池沼以及村落与村落之间,构成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瑰丽景色。这组全绍兴的河流,就是所谓“鉴湖八百里”了。远处是俊俏的会稽山,向西伸展是秦望山、香炉峰、禹陵……重迭杂沓,一直绵延到无尽的远方。
绍兴东邻上虞,南接嵊县,西界诸暨,北连萧山,萧绍海塘横亘东北,三江大闸屹立其间,海岸线长16.5公里,水陆交通便利。美丽的山川,肥沃的田野,哺育着世世代代绍兴人。
在远古时代,绍兴被称为“古荒服之国”。
相传在公元前21世纪,有一位“圣君”——虞舜到过这里,所以绍兴至今还有舜桥、舜江、舜王庙等纪念虞舜的地名。舜后来让位给大禹。大禹治平了水土,才把绍兴划人“扬州之域”,并改称绍兴的苗山(一作茅山)为会稽山,地名称会稽。著名的绍兴会稽大禹陵,相传就是禹的葬地。现今大禹陵旁还有禹庙、禹穴、岣嵝碑、窆石亭等,这都是后人修筑用来纪念这位古代伟大的治水英雄的。
春秋战国时期,绍兴南部丘陵和平原地带,农业生产已经取得显著发展。越王勾践曾经在绍兴建立国都,地名称“越地”。公元前494年,勾践被吴国战败,退守会稽山,决心复仇,经过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报仇雪恨,完成了复国的大业。如今绍兴城内,还保留着种山(即府山)、蠡城、西施山、投醪河,城外有上灶、下灶、阮社、谷社等地名,都留有许多当年越国的痕迹。现在我们站在会稽山上,依然可以看到许多残存的用山石砌成的大小各异的烽火墩(亦称“烟墩火墩”),它是当年吴越两国在这里鏖战的遗迹。烽火墩存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它矗立着,默默地激励着越地后代子孙发愤图强,艰苦奋斗。
1949年后,在绍兴漓渚、灒宫一带,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又相继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西施山、树下旺、缪家桥等遗址,以及漓渚战国墓群、富盛尼竹国战国窑址,并陆续m土一批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瓷器和远古时代的植物种子。这些丰富的出土文物,生动地展示了绍兴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富有魅力的人文精神。
到了秦代,秦始皇于公元前211年,即他逝世前一年,东游会稽。他特意来到会稽山下,祭大禹,登秦望山,观沧海,并令丞相李斯撰写了《会稽铭文》,即著名的“会稽刻石”,可惜这块石刻到了宋代就不存在了。现存的一块,是根据元代拓片摹刻的。
秦、汉两代,绍兴农业又有了新的发展。东汉永和(136~141年)年间,会稽太守马臻组织了民工疏浚鉴湖,从此减轻了山洪之患,绍兴平原地区的农业收成也有了保障。传说保存至今的绍兴湖塘、古城、阮江、兰亭、跨湖桥一带的堤埂和水坝等,便是汉代营造的水利工程的遗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