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松动的边界:1917年的北京女子师范学校
一、红楼内外
二、改组缘起
三、早期的校园:目的、课程、教师与规则
第二章 多样的传统:女性个体的早期教育生活
一、寻求“新女性”:程俊英的故事
二、才女传统的承续:冯淑兰的早期经历
三、与传统的疏离:庐隐的幼时生活
第三章 学术冲突中的教育图景:“五四”时期的女高师
一、“国故派”的学界际遇与国文科的教育转向
二、新兴知识分子的崛起与学术教育体制的确立
第四章 新身份的探寻与认同:女性个体的蜕变与新生
一、《诗经》情结与学者身份
二、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三、新文学创作第一人
第五章 学人与学术—女性个体的“士”途远征
一、创作与教学:庐隐的困厄与坚守
二、为学与为师:冯沅君的深造与自得
三、治学与传学:程俊英的遭际与坚持
结语
附录1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沿革概略35
附录2 庐隐、冯沅君、程俊英主要著述目录
附录2:1 庐隐主要著述目录
附录2:2 冯沅君主要著述目录
附录2:3 程俊英主要著述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20世纪上半期,伴随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急剧嬗变,中国现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兴起。与之相应,女性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也渐次浮出水面,并在社会公共领域崭露头脚。然而,与其时男性读书人大多经历由传统士人向现代知识分子的退守和转换不同,女性知识分子的产生刚遵循迥异的发展途程。她们究竟有着怎样的生活境遇和特殊的教育经历?又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学术人生……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选取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代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知识分子冯沅君、庐隐和程俊英为个案,通过对她们在大历史背后个人生活史的细致缕述和微观考察,试图寻觅这一代女性知识分子成长的特殊履迹及其心路历程,并由此逶视和探析社会、学术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等诸多因素与女性知识分子产生之问丰富复杂的纠葛关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