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争夺赃物的战争所造成的对全世界经济的破坏以及由此导致的革命危机的发展,列宁由此论断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
历史唯物主义并不否认非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例如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在序言第四节,列宁分析了与考茨基主义斗争的必要性。
卡尔·考茨基(1954-1938)1874年入维也纳大学读哲学,深受马尔萨斯、斯宾塞、穆勒等人思想的影响,反对民族压迫,成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民族主义者。1875年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两年后加入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1880年到苏黎世担任改良主义者赫希伯格的助手。次年在伦敦与马克思、恩格斯会面,转向马克思主义。恩格斯逝世后,著文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1910年起成为第二国际中派代表,回避暴力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支持战争。1914年著《帝国主义》,提出一个貌似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却是为垄断金融资本家开脱战争罪责的机会主义理论,毒害当时的工人运动。
第一,关于帝国主义的定义。在《帝国主义》开篇,考茨基提出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帝国主义,不能将帝国主义视为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反对将帝国主义等同于现代资本主义。为此他通过词源考据,认为帝国主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政治意图,即英国使殖民地与宗主国紧密联系,其他国家追求扩大殖民范围和扩充军备的意图。“帝国主义是高度发展的工业资本主义的产物。帝国主义就是每个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力图征服和吞并愈来愈多的农业区域,而不管那里居住的是什么民族。”考茨基这个定义虽然看到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但他在政治上简单地将帝国主义规定为兼并,没有看到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的全面反动。在经济上,将帝国主义归结为工业资本是完全错误的,帝国主义最主要的经济特征是金融资本;其次,帝国主义并不仅仅兼并农业地区,而且也兼并工业地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