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社会——公民主导的行政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行政发展战略由于历史总体环境和领导人个人因素的影响,以及历史总体环境与领导人个人因素的交互影响,呈现出了与时代特点相一致和个人气质相符合的战略选择。毛泽东、邓小平的行政发展战略思想在指导中国行政发展,推动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迁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影响,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这些不足和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显得越来越明显。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和推动下,伴随着民主政治的逐步推进和公民权利与自治意识的逐步觉醒,以权利制衡权力的社会一公民主导的行政发展战略应运而生。
社会一公民主导的行政发展战略可以描述为公民志愿型战略。在此战略框架下,以社会公平与正义为政府政策及其行政行为的核心价值诉求;以公民志愿为政府及其行为的合法性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行政发展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协同进行与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追求。这种行政发展战略既避免了毛泽东时代“政治挂帅”过于强调政治和意识形态而忽视社会自治和政府行政的公共服务职能的实现与发展。也避免了邓小平时代过于偏重对政府组织自身改革的偏颇,政府组织自身的变革和发展不再具有目的价值,而是从属并服务于社会发展和公民志愿的实现。它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和相对明显的优势。
第一,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行政发展的领导。行政发展不必过于强调政治挂帅,使行政发展完全依附于政治发展,但是行政发展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体说来,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必须由中国共产党为行政发展提供组织准备和人员配备。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掌握着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一切的标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评价标准,生产力标准是检验包括行政发展在内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