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20世纪德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97592
  • 作      者:
    曹卫东等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曹卫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世界各国都获得各自不同的发展,仍然充满强劲的生命力。西方当代一些重要的美学和文艺学流派和著名的文艺理论大家,谁也无法绕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他们或者与其展开对话,或者从中吸收理论营养,都把它放在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时,随着20世纪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经历了十分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产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命题,出现了多样性、当代性、开放性等一系列重要特征。今天,站在新世纪的开端,回头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各国的发展,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形态、新特征、新命题做出有历史深度和有理论价值的总结,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摆在面前的这套“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丛书,包括中国、俄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七大卷,实际上,也就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史,目前国内外尚无如此规模、如此视野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不像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变得僵硬了,变得停滞不前了,相反,它在世界各国都获得各自不同的发展,仍然充满强劲的生命力。西方当代一些重要的美学和文艺学流派和著名的文艺理论大家,谁都无法绕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他们或者与其展开对话,或者从中吸收理论营养,都把它放在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时,随着20世纪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经历了十分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产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命题,出现了多样性、当代性、开放性等一系列重要特征。今天,站在新世纪的开端,回头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各国的发展,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形态、新特征、新命题做出有历史深度和理论价值的总结,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也是我们的一次理论选择和一份历史责任。
    摆在面前的这套书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丛书,包括中国、俄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七大卷,实际上,也就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史。世界各国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从而形成文化的多样性,而这种文化多样性必然投射进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使得各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呈现出同中有异的多样性面貌。马克思主义对各国有普遍的影响,但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可能完全照搬马克思主义的词句,而往往是从本国的现实语境出发,并依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去创造性地理解、运用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对文学问题做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独特阐释。因此,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考察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各国的发展状况,展开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是一种必然且重要的选择。
    下面分别谈谈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产生的历史性变化和所呈现的多样性、当代性、开放性等重要特征,以及我们研究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所坚持的“历史优先、现实品格、文化阐释”的指导思想。
    ……
展开
目录
“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总序
第一章 20世纪德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生
一 现代主义激流中的马克思主义
二 考茨基论艺术与自然
三 梅林: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奠基者
四 卢森堡:“鹰”一般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章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上)
一 魏玛共和国:“短暂而璀璨的文化传奇”
二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三 克拉考尔:人与城市的影像

第三章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下)
一 法兰克福学派发生史
二 否定辩证法的前奏
三 现代性的寓言
四 探索“乌托邦精神”

第四章 卢卡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一 小说理论与总体性
二 物化、阶级意识与总体性
三 表现主义之争
附录 葛兰西: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

第五章 流亡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上)  
一 极端时代的流亡文化
二 柯尔施:独创的马克思主义
三 克拉考尔:“好奇的”现实主义

第六章 流亡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  
一 本雅明:“碎片式”的文化批判
二 布莱希特:马克思主义的戏剧舞台
三 布洛赫:“学会希望”

第七章 流亡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下)
一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二 否定的艺术
三 大众文化的社会批判
四 技术理性批判

第八章 联邦德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一 废墟上的反思与重建
二 否定的维度
三 单向度的文化
四 从乌托邦精神到希望神学
五 走向交往诗学
六 为“商品审美”祛魅

第九章 民主德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一 红色文学的不懈探索
二 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
三 克里斯塔·沃尔夫:“主观真实性”
四 安娜·西格斯:让梦想照进现实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