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皖派学术与传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6127231
  • 作      者:
    徐道彬著
  • 出 版 社 :
    黄山书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清朝的乾隆初叶,也就是十八世纪的三十至六十年代,在中国学术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古学复兴的潮流。这个学术潮流由江南中心城市发端,沿大运河由南而北,直入京城,在取得最高统治集团的认可之后,演为清廷的文化政策。于是朝野共鸣,四方流播,最终形成盛极一时的经史考证之学,因之拔宋帜而立汉帜,遂有汉学、朴学之谓。晚近治学术史之前辈诸大家,乃径称之为乾嘉学派。探讨乾隆初叶古学复兴潮流在江南中心城市的形成过程,对于推进乾嘉学派与乾嘉学术研究的深入,或许不无益处。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徽州府志》云:“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东有大鄣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阨。即山为城,因溪为隍。”①徽州地处皖南丘陵,为皖、浙、赣三省的接壤处,险阻四塞,于江南为僻陋一隅。古称新安郡,包括歙县、绩溪、黟县、休宁、祁门和婺源一府六县,因四周山峦叠嶂,自古少遇兵燹。秦汉时,山民聚集生息在高山四围的盆地和山涧之中,此地属于荆楚与吴越文化的交汇区域。自孙吴征服蛮越,打通了崇山峻岭,为中原土族在战乱时的徙入,提供了先决和便利条件。自西晋永嘉之乱、唐末黄巢起义以至北宋靖康之乱,中原土族--主要是河南及黄河下游地区的居民,为躲避战乱而大规模地迁入徽州,致使徽州人口与日俱增。而除了因战乱而避居者外,历代来此任职的官员或流连山水的文人墨客,因迷恋此地的大好山水而举家迁族居此者,也不在少数。所以,至明清时期,山地经济有限,山民不得不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外出谋取生路。除人口剧增外,山涧野谷更非产粮之所,“其田土所产,啬于他郡;生其间者,不得不裹粮服贾,奔走四方以谋食”②。徽州的山地与江南平原不同,“地势陡绝,厥土骍刚而不化。水高湍急,潴蓄易枯。十日不雨,则仰天而呼。一雨骤涨,而粪壤之苗又荡然矣。大山之所落,力垦为田,层累而上,十余级不盈一亩,刀耕火种,望收成于万一”。因为人多田少,“居民多垦山而种。然皆土山,豆麦攸宜,较采樵之利不啻倍蓰。且土性坚凝,无倾泻之害。若北乡之山,则石多土薄,惟宜柴薪。迩为外郡流民,赁以开垦,凿山刨石,兴种包芦。土人始惑于利,既则效尤。寝致山皮剥削,石泐沙倾,霉月淫淋,乱石随水而下,淤塞溪流,磕撞途径,田庐涨没,其害与凿矿炼灰等。而且山木童然,柴薪亦为之踊贵,得不偿失”①。此皆为歙人所自言,由是可知山野生存艰辛之大略。
    顾炎武曾游历天下郡国,鉴识徽州利病,云:“徽郡保界山谷,土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独宜菽麦红虾籼,不宜稻粱。壮夫健牛,日不过数亩,粪壅缛栉,视他郡农力过倍,而所入不当其半。又田皆仰高水,故丰年甚少,大都计一岁所人,不能支什之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转他郡粟给老幼,自桐江,自饶河,自宣池者,舰相接肩相摩也。田少而直昂,又生齿日益,庐舍坟墓不毛之地日多。山峭水激,滨河被冲啮者,即废为沙碛,不复成田。以故中家而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②刘师培也称:“皖南多山,溪涧潆回,水流漂急,沟浍之间,盈涸不时。农民终岁勤劬而限于地利,不克自给,其身家由是舍农而商,逐什一之利,散居东南各省,故至于今日。”③作为徽州的杰出人物,胡适也曾自报家门,称徽州“因为山地十分贫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全年的农产品只能供给当地居民大致三个月的食粮。不足的粮食,就只有向外地去购买补充了。所以我们徽州的山地居民,在此情况下,为着生存,就只有脱离农村,到城市里去经商。因而几千年来,我们徽州人就注定地成为生意人了”④。如此“生齿日益”,而“不毛之地日多”,惟有“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这便是徽州山区环境与民众生存状况之概况。
    而在陆路交通不够发达的明清时代,这个山崇岭密、水急滩险的地方,却享有得天独厚的水运资源,为后世“钻天洞庭遍地徽”的徽商提供了四处经营的自然便利条件。新安江、阊江和青弋江是徽州的三大水系,东南有通达杭州的新安江;北部的青弋江和水阳江直通芜湖,以至长江;西南有阊江及诸多溪水,以抵江西鄱阳湖。“渐水出一源,而东西分流。东行三百六十滩,达严州,下三浙,即所谓新安江也。西行亦三百六十滩,下汴梁,入鄱湖。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上篇 徽州学者与清代学风
第一章 徽州人文与地域学风
第一节 徽州的地理环境与民风
第二节 勤苦笃实的徽州学人
第三节 紫阳书院与理学式微
第四节 西溪不疏园与“皖派”学术
第五节 朱熹在徽州本土所遭遇的尴尬
第二章 “皖派”学术的地域特色
第一节 汪绂与江永:理学与朴学的对垒
第二节 徽州历算学及其运用
第三节 徽州礼学与礼、理之辨
第四节 徽州方言与乾嘉小学之兴
第三章 徽州学者与西学东渐
第一节 江永《翼梅》与“西学中源
第二节 戴震地位的迅速确立与西学关系
第三节 凌廷堪的西学观
第四章 “江南省”的徽州人与扬州府
第一节 “江南省”扬州与徽州的融合
第二节 徽州人与江南学术文化
第三节 卢见曾与徽州人及扬州学术
第四节 朱筠与“安徽使院”及汉学复兴
第五章 戴震与惠栋在扬州的契合
第一节 “求是”必先“求古”
第二节 “求古”未必“佞汉”
第三节 惠栋的义理观与经世思想
第六章 程瑶田在江南的学术活动
第一节 程瑶田对徽州学术的秉承
第二节 程瑶田对江南学者的影响
第三节 程瑶田的实学与致用观
第七章 “绩溪胡氏”与“皖派”学风
第一节 徽州学风与胡氏家学
第二节 为学宗旨与治经方法
第三节 “皖派”后劲的成就与影响

下篇 “皖派”学术在江南的传承
第一章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传承戴震的文字学
第一节 承绪师志成就伟著
第二节 训诂音声相为表里
第三节 以字考经以经考字
第四节 “四体二用”学说的阐释
……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