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徽州府志》云:“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东有大鄣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阨。即山为城,因溪为隍。”①徽州地处皖南丘陵,为皖、浙、赣三省的接壤处,险阻四塞,于江南为僻陋一隅。古称新安郡,包括歙县、绩溪、黟县、休宁、祁门和婺源一府六县,因四周山峦叠嶂,自古少遇兵燹。秦汉时,山民聚集生息在高山四围的盆地和山涧之中,此地属于荆楚与吴越文化的交汇区域。自孙吴征服蛮越,打通了崇山峻岭,为中原土族在战乱时的徙入,提供了先决和便利条件。自西晋永嘉之乱、唐末黄巢起义以至北宋靖康之乱,中原土族--主要是河南及黄河下游地区的居民,为躲避战乱而大规模地迁入徽州,致使徽州人口与日俱增。而除了因战乱而避居者外,历代来此任职的官员或流连山水的文人墨客,因迷恋此地的大好山水而举家迁族居此者,也不在少数。所以,至明清时期,山地经济有限,山民不得不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外出谋取生路。除人口剧增外,山涧野谷更非产粮之所,“其田土所产,啬于他郡;生其间者,不得不裹粮服贾,奔走四方以谋食”②。徽州的山地与江南平原不同,“地势陡绝,厥土骍刚而不化。水高湍急,潴蓄易枯。十日不雨,则仰天而呼。一雨骤涨,而粪壤之苗又荡然矣。大山之所落,力垦为田,层累而上,十余级不盈一亩,刀耕火种,望收成于万一”。因为人多田少,“居民多垦山而种。然皆土山,豆麦攸宜,较采樵之利不啻倍蓰。且土性坚凝,无倾泻之害。若北乡之山,则石多土薄,惟宜柴薪。迩为外郡流民,赁以开垦,凿山刨石,兴种包芦。土人始惑于利,既则效尤。寝致山皮剥削,石泐沙倾,霉月淫淋,乱石随水而下,淤塞溪流,磕撞途径,田庐涨没,其害与凿矿炼灰等。而且山木童然,柴薪亦为之踊贵,得不偿失”①。此皆为歙人所自言,由是可知山野生存艰辛之大略。
顾炎武曾游历天下郡国,鉴识徽州利病,云:“徽郡保界山谷,土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独宜菽麦红虾籼,不宜稻粱。壮夫健牛,日不过数亩,粪壅缛栉,视他郡农力过倍,而所入不当其半。又田皆仰高水,故丰年甚少,大都计一岁所人,不能支什之一。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转他郡粟给老幼,自桐江,自饶河,自宣池者,舰相接肩相摩也。田少而直昂,又生齿日益,庐舍坟墓不毛之地日多。山峭水激,滨河被冲啮者,即废为沙碛,不复成田。以故中家而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②刘师培也称:“皖南多山,溪涧潆回,水流漂急,沟浍之间,盈涸不时。农民终岁勤劬而限于地利,不克自给,其身家由是舍农而商,逐什一之利,散居东南各省,故至于今日。”③作为徽州的杰出人物,胡适也曾自报家门,称徽州“因为山地十分贫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全年的农产品只能供给当地居民大致三个月的食粮。不足的粮食,就只有向外地去购买补充了。所以我们徽州的山地居民,在此情况下,为着生存,就只有脱离农村,到城市里去经商。因而几千年来,我们徽州人就注定地成为生意人了”④。如此“生齿日益”,而“不毛之地日多”,惟有“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这便是徽州山区环境与民众生存状况之概况。
而在陆路交通不够发达的明清时代,这个山崇岭密、水急滩险的地方,却享有得天独厚的水运资源,为后世“钻天洞庭遍地徽”的徽商提供了四处经营的自然便利条件。新安江、阊江和青弋江是徽州的三大水系,东南有通达杭州的新安江;北部的青弋江和水阳江直通芜湖,以至长江;西南有阊江及诸多溪水,以抵江西鄱阳湖。“渐水出一源,而东西分流。东行三百六十滩,达严州,下三浙,即所谓新安江也。西行亦三百六十滩,下汴梁,入鄱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