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于革命的熔炉
海水既咸又苦,这使赵孝庵想起了往昔的生活。
他于1931年3月12日出生在安徽来安。从落地那一刻起,他就尝尽了人间的辛酸。因家庭贫困,他自小就跟姐姐上山挖草根,下地拣残薯,挣扎在饥饿线上。那时的他不知道人间幸福是什么。
1946年,年仅15岁的赵孝庵,逃离家乡来安,只身来到南京。他要逃离苦难,寻找希望。但是,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同来安一样,没有他的立足之地。赵孝庵生活无着落,流落街头,最后被迫到国民党海军炮艇当伙夫,当枪帆兵,混口饭吃。可他没想到自己刚跳出了苦海,却又跌进了火坑。他曾不止一次地向人们描述过他当国民党海军水兵的生活:3年里“像度过半生一样难熬,每天在提心吊胆中生活,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当兵,看不到人生的希望。官兵之间没有什么友爱和情意,轻则辱骂,重则拳脚相加。在军棍迎头的痛打下,无法想象自己的前途。”因此,他整天泡在大海里,却时刻憎恨着大海。每当赵孝庵回忆这段往事时,总是深沉地说:“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大地会吞你,大海会噬你!”他的经历,使他深深地体会到,旧时代普通平民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国民党当局的腐败和残忍,也使他感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赵孝庵整天盼望着逃离苦海。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949年4月23日,林遵将军率领国民党海军江防第二舰队在南京芭斗山江面起义,赵孝庵投入到人民的怀抱,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海军。
在革命大熔炉里,赵孝庵见到了光明,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一天,艇队来到太湖剿匪,一些起义的水兵摘老百姓的栗子吃,从陆军来的水兵就给他们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些起义水兵,还振振有辞地说:“我们帮助老百姓打土匪,摘几个栗子吃算得了什么!”这件事被指导员王以芝知道了。他没有责备起义水兵,而是向老乡赔了钱,道了歉,并在全体水兵面前做了检讨:“我对大家帮助不够,希望大家多批评,多提意见!”赵孝庵听着听着,眼前顿时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国民党官兵抢掠、杀害老百姓的悲惨情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