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乡人说事:凤羽白族村的人类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011990
  • 作      者:
    李东红著
  • 出 版 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李东红,1965年生,男,白族,洱源凤羽人。历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先后赴美国、新西兰研究原住民文化保护;多次出访日本、印度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现任中国宗教学会、云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8部,成果多次获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乡人说事:凤羽白族村的人类学研究》以作者的家乡凤羽白族村为研究对象,从“文化持有者”的视角,系统地梳理了自远古到新中国建立的凤羽村史。以作者在场的方式,用民族志方法陈述了村落空间、亲族制度、婚俗、葬礼、宗教信仰等活态文化。从凤羽个案出发,研究白族起源、形成与发展问题;深入探讨文化接触、民族发展、国家建构等话题。以白族为例揭示了中国各民族文化由乡土起源,到形成地方传统,并最终融入国家公民文化的发展路径与历史逻辑。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绪论:“文化持有者”的陈述

第一章 走进田野点:凤羽白族村

第一节 地理区位

第二节 聚落与人口

第三节 交通网络

第四节 有关凤羽的学术关怀

第五节 作者的回乡心路

第二章 白族文化与汉文化

第一节 相关研究述评

第二节 作者心中的白族文化与汉文化

第三章 解释工具:理论及范式

第一节 理论工具

第二节 研究范式

第二部分 历史传统

第四章 明代以前凤羽乡土文化的传承

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凤羽居民及其文化蠡测

第二节 隋至初唐时期的凤羽居民:《西洱河风土记》解读

第三节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凤羽

第四节 元代凤羽

第五章 明代凤羽的族群流动与文化接触

第一节 族群流动轨迹

第二节 佛教文化的延续

第三节 汉文化的吸纳及其在地化

第六章 清代以来的凤羽社会

第一节 清代凤羽居民文化样态

第二节 清代凤羽文化建构与族群流动

第三节 20世纪前期的凤羽――动荡不定的乡土社会

第三部分 活态文化

第七章 村寨地理空间结构:“充”

第一节 走充串巷

第二节 充与民居院落

第三节 充与自然资源配置

第八章 村寨社会关系网络:亲族制度

第一节 亲族称谓

第二节 继嗣群:家、家族、世系

第三节 家族墓地与亲族关系

第九章 成人与成家:婚姻礼俗

第一节 婚礼及婚姻关系

第二节 婚姻关系的确立

第三节 婚礼仪式

第四节 凤羽婚礼中的独特习俗

第五节 小结:凤羽白族婚礼的特殊性分析

第十章 死者与生者:丧葬礼俗

第一节 告别人世

第二节 见证死亡

第三节 送别死者的仪式

第四节 人土为安

第五节 葬礼中的仪礼

第六节 小结:亲族大聚合

第十一章 众神庇佑:多元信仰及其宗教组织

第一节 多元的宗教信仰

第二节 民间宗教组织

第四部分理论解读

第十二章 历史人类学视域中的凤羽个案分析

第一节 乡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接触

第二节 凤羽乡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的互动

第三节 文化认同与文化建构

第四节 小结:凤羽“文化孤岛”的形成

第十三章 从凤羽个案看白族文化建构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初唐以前的土著根基文化

第二节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化

第三节 元代白族社会中的释儒之争

第四节 明代以来儒学及汉族民间文化的影响

第十四章 “中间地带”理论视界中的白族文化特色分析

第一节 白族文化的“中间地带”特色与个性

第二节 白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内在差异性分析

第五部分附说、附录与参考文献

附说:凤羽个案研究的方法论启示

附录:有关凤羽地名、碑刻、诗文资料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