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天津卷》:
165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高级商务官哥页(PeterDeGoyer)、开泽(JacobDeKeyzer)率领第一个荷兰使节团乘船来华。他们携带着给顺治皇帝的很多贵重的贡品,企图“用这种行为在中国取得贸易权”。在该使团来华报告(英译本)中,特别记载了天津:“天津卫城在距'新镇'(Single)约30英里处,也建有25英尺高的坚固的城墙。城墙上布满了守望塔和防御工事。这个地方到处是庙宇,人烟稠密,交易频繁,繁荣的商业景象实为中国其他各地所罕见。这是因为,从中国各地驶往北京的船只必须通过此处,这促进了漕运非同寻常的发展,一艘又一艘的船只接连不断地驶过这个城市。这里也成为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因为是自由港,无论进口或出口的货物都不必纳税。三岔河口耸立着要塞,高高的墙上筑有守望塔,这对于保卫这个城市和邻近地区已经是足够了。”这个使团的随团画师还以绘画的形式留下了三岔河口一带(今金汤桥上游大约200码处)和海河两岸的景象。
俄国人也关注天津。清雍正四至六年(1726-1728),俄国人萨瓦出使中国,签订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条约》。他根据在华了解到的情况,于1730年(雍正八年)在一份向沙皇秘密报告中献策说:“看来有一条海道——不必怀疑——可以进入中国的著名海港天津。从天津到北京只有七十俄里(70.69公里),通过此路难免发生战争,因此需要一支坚强的船队。”这一建议表明,俄国在必要时拟从天津对北京施加武力威胁。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使普提雅廷从海上首先涉足天津的事实,似乎就在实践这一建议。
马戛尔尼使团过津,是清初时影响较大的外交活动。18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工业迅速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对外扩张,向东方寻找市场和殖民地。中国成为英帝国主义掠夺原料、推销商品的理想市场。乾隆五十七年(1792),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爵士(LordMacartney)以补祝乾隆帝八十寿辰为名率使团来华,于乾隆五十八年六月二十二日(1793年7月29日)抵达大沽口。直隶总督梁肯堂派长芦盐政穆腾额、天津镇总兵苏宁阿、天津道乔人杰办理接待。一面派船将贡物驳运,经水路送至通州入北京;一面由长芦盐运使徵瑞等迎接护送。苏宁阿拟定了不准英人上岸、禁止围观卖酒、修缮三岔河口炮台、加强城防、弹压地方等十一条戒备性措施。
七月初五(8月11日),马戛尔尼及随行百余人到达天津三岔河口,看到了这里的热闹景象。马戛尔尼称:“我们的船队停泊在几乎位于城市中间的总督府前。对面紧靠河边的码头上,为了欢迎我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华丽而又宽大的戏台,台上挂着光彩夺目的中国式的装饰和布景,一群演员正表演着各种不同的戏剧和舞蹈,一连几个小时几乎没有间断。河的两岸站满了身着军装的守卫部队,大约长达一英里,队伍中无数镶有垂饰的旗帜迎风招展,时时传来各种乐器演奏军乐的咚咚当当的声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