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制度变迁与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8680
  • 作      者:
    滑冬玲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内容介绍
    《制度变迁与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制度因素对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制度对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的决定性影响。中国与其他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实质不同,金融改革绩效指标只反映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数量扩张而没有反映中国金融体系的质量和效益,这种现象既是中国金融压制的结果,又是金融压制的表现。所以中国要顺利推行金融改革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归属明确、保护有效的产权制度,健全透明、可信、高效的政治制度,完善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制度;第二,推动中国的结构改革;第三,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展开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 本书选题的意义
二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理论中引入制度分析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
二 制度与金融发展的前期研究成果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二 本书的结构安排
三 本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的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及其扩展
一 金融深化理论--第一代金融深化模型
二 金融深化理论的扩展
第二节 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
一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深化理论--第二代金融深化理论
二 金融深化理论的最新进展
第三节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及主要措施
一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必要性
二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绩效
一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绩效的衡量指标
二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成就
第五节 金融深化理论解释转轨国家金融发展实践的困境
一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绩效的国别差异
二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反思
一 金融深化理论忽视了转轨国家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
二 金融深化理论忽视了交易成本分析
三 金融深化理论忽视了产权分析
四 金融深化理论忽视了资源最优配置的约束条件

第三章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的新制度分析
第一节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理论中引入制度分析的必要性
一 制度不合理是转轨国家金融压制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 制度在金融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的前提
一 转轨国家实现金融发展的途径
二 合理的制度安排是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的前提
三 金融发展的实质
第三节 转轨国家制度变迁与金融发展
一 转轨国家制度变迁的特点
二 转轨国家制度变迁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转轨国家金融发展
一 初始条件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二 结构改革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三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及经验总结
第一节 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和指标选择
一 指标选择
二 数据来源
第二节 实证分析结果
一 相关系数分析
二 回归分析
三 国别分析
四 实证分析结论
第三节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经验
一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应该以市场导向的金融制度安排为前提
二 成功的结构改革能够推进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
三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 根据初始条件选择局部制度变迁方式

第五章 中国与其他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绩效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中国金融改革的历程
一 金融机构恢复阶段(1978-1983年)
二 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和银行业务扩展阶段(1984-1993年)
三 金融体制调整阶段(1994-1997年)
四 金融改革深化阶段(1998年以来)
第二节 中国金融改革的绩效
一 总体金融发展指标
二 金融稳定性
三 经济货币化程度
四 经济信用化程度
五 经济证券化程度
第三节 中国金融改革绩效的对比分析
一 中国与其他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绩效的比较
二 金融改革的潜在成本和绩效评价
三 金融改革的薄弱环节

第六章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金融改革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 尚未建立市场导向的制度框架
二 中国结构改革缓慢
三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使用不当
第二节 构建市场导向的制度框架
一 延续制度变迁的渐进方式
二 建立归属明确、保护有效的产权制度
三 完善信息披露法律法规
四 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五 完善投资者保护法律法规
六 提高执法质量
第三节 加快结构改革
一 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二 建立完善的行业进入与退出机制,加快企业重组
第四节 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一 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 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三 减少财政政策的使用,转变财政政策的取向
四 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制定和管理方面的协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