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一 本书选题的意义
二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理论中引入制度分析的必要性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
二 制度与金融发展的前期研究成果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二 本书的结构安排
三 本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的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深化理论及其扩展
一 金融深化理论--第一代金融深化模型
二 金融深化理论的扩展
第二节 金融深化理论的发展
一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深化理论--第二代金融深化理论
二 金融深化理论的最新进展
第三节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及主要措施
一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必要性
二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绩效
一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绩效的衡量指标
二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成就
第五节 金融深化理论解释转轨国家金融发展实践的困境
一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绩效的国别差异
二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对金融深化理论的反思
一 金融深化理论忽视了转轨国家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
二 金融深化理论忽视了交易成本分析
三 金融深化理论忽视了产权分析
四 金融深化理论忽视了资源最优配置的约束条件
第三章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的新制度分析
第一节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理论中引入制度分析的必要性
一 制度不合理是转轨国家金融压制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 制度在金融研究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的前提
一 转轨国家实现金融发展的途径
二 合理的制度安排是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的前提
三 金融发展的实质
第三节 转轨国家制度变迁与金融发展
一 转轨国家制度变迁的特点
二 转轨国家制度变迁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转轨国家金融发展
一 初始条件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二 结构改革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三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及经验总结
第一节 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和指标选择
一 指标选择
二 数据来源
第二节 实证分析结果
一 相关系数分析
二 回归分析
三 国别分析
四 实证分析结论
第三节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经验
一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应该以市场导向的金融制度安排为前提
二 成功的结构改革能够推进转轨国家的金融发展
三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 根据初始条件选择局部制度变迁方式
第五章 中国与其他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绩效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中国金融改革的历程
一 金融机构恢复阶段(1978-1983年)
二 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和银行业务扩展阶段(1984-1993年)
三 金融体制调整阶段(1994-1997年)
四 金融改革深化阶段(1998年以来)
第二节 中国金融改革的绩效
一 总体金融发展指标
二 金融稳定性
三 经济货币化程度
四 经济信用化程度
五 经济证券化程度
第三节 中国金融改革绩效的对比分析
一 中国与其他转轨国家金融改革绩效的比较
二 金融改革的潜在成本和绩效评价
三 金融改革的薄弱环节
第六章 转轨国家金融发展对中国金融改革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金融改革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 尚未建立市场导向的制度框架
二 中国结构改革缓慢
三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使用不当
第二节 构建市场导向的制度框架
一 延续制度变迁的渐进方式
二 建立归属明确、保护有效的产权制度
三 完善信息披露法律法规
四 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
五 完善投资者保护法律法规
六 提高执法质量
第三节 加快结构改革
一 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二 建立完善的行业进入与退出机制,加快企业重组
第四节 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一 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 推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三 减少财政政策的使用,转变财政政策的取向
四 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制定和管理方面的协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