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不再只是写字
拿起毛笔,不是为了写一手漂亮的好字,而是要解决人的问题。通过学习书道,修炼书道,变化自己的气质,陶冶自己的性灵。 由书进道
为什么在唐代王羲之被奉为 “书圣”?那是因为我们认同并确信了书道是表达我们生命的一种语言,用它可以如实地呈显一个人的生命境界和人文情怀。“心正则笔正 ”、“人品不高,落墨无法 ”是书道不移的精神。 书道的生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三皇五帝时期老祖宗从玉石中看到了天地与生命的气韵,在彩陶里第一次呈显出中国人的天地情怀与生命情怀,后来又在青铜、漆器、丝织品上实现它,并使之广大,更为精微。我们走过了这段漫长的道路,最终在魏晋形成了书道的自觉,在那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蔡邕、钟繇、王羲之,我们确信了 “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 ”。至此,书道代表了中国艺术最高的成就。
书道对待观
“心正则笔正 ”,“人品不高,落墨无法 ”。书道作为 “游于艺 ”的用心之道,它是要建立起中国人观看天地人生并获得良知良能的自觉,这是一条水归其壑的觉悟之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显然 “自然 ”这两个字不是指现象界,而是一言统摄天、地、人、道这四维的精神,用一句平常的话来表达就是:“自然 ”这两个字可以把它理解为 “就是这样 ”的意思。古人要用一管笔来拟太虚之体,其旨在于想通过一管笔统摄天地人生的精神,他们要让笔出乎自然,让笔决出 “就是这样 ”的天、地、人、道的精神。
书中见人
经、史、子、集,诗、辞、歌、赋,要“见人 ”;琴、棋、书、画,医、武、茶、香,要“见人 ”,在中国文化的画卷中没有一样东西是不要求 “见人 ”的。读《庄子》,字里行间读出的是一个超乎天地之外,入乎天地之内的真人。书中见人,见的是人的精神,这是中国文化的追求。 中国文化要求人从正心、修身做起,然后扩而广之,从一个家到一个世界,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所持有的文化对待。在中国人的心中,如果人都做不好,其余的就别谈了。柳公权告诉唐穆宗 “心正则笔正 ”,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的生命信念,一个生命的圆满是放在第一位的。书道的笔墨精神可以像老中医号脉一样,清晰地读出一个人的生命全境,这是中国艺术高明的地方,值得赞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