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75493
  • 作      者:
    (日)金子元久(Kaneko Motohisa)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继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学》之后,笔者编译了第二本金子先生的专著。实际上这两本书的翻译和编辑大体是同时进行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版时间竟然隔了数年之久。俗话说“好事多磨”,由于时间的推移,也使《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又增加了不少最新的内容。
    如果说《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学》一书,主要是从宏观的视角,对战后日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过程的轨迹、机制和现状。以及高等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的分析和研究,那么,《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则如金子先生在序言中所说得那样,主要是对高等教育的制度和组织方面的分析。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本书出版时机也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变化是相吻合的。中国高等教育自70年代末开始经过了3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其间,进行了诸多体制、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宏观改革,高等教育规模按照美国高等教育学家马丁特罗的定义+从精英阶段步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已从宏观的体制改革,向管理财政等大学内部的更为具体的、微观的课题扩展。其发展也从数量的跨跃式增长开始转入质量的提高。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课题,大部分是包括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曾经经过的和正在经历的。为了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中国需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过程,就体现了这种思路,不仅在国内广泛征求意见,还派代表团到各发达国家听取了专家学者建议。其中赴日本的两个代表团都曾先后访问过金子先生。
    如果通过这本书使更多的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关人士.有机会了解到金子先生的学术思想,并从中受到启示,则是我们译者最大的欣慰。
展开
作者简介
    金子元久,教授,毕业于东京大学教育学部,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亚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客座副教授、世界银行咨询专家、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副教授、东京大学大学综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21世纪COE基础学力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日本国立大学财务与经营中心研究部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等职。金子元久教授现任东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院长,日本学术振兴会科研经费专门委员会委员、国立大学财政经营研究中心研究委员会委员、国立大学协会大学评估委员会委员、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委员等职务,在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学等领域卓有建树,是一位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学者。并且,作为世界银行、OECD、非洲国际教育开发研究协会等研究机构的顾问,金子元久教授参与了众多教育政策和计划的制定,同时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被聘请为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大学的顾问教授。本书荟萃了作者过去及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之精华。
展开
内容介绍
    《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是一部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宏观论述高等教育财政和管理的著作。
    第一编,从高等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阐述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并且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政府在教育计划中的作用。第二编,在对高等教育财政的国际动向进行宏观概述的基础上,从多侧面分析了日本高等教育的财政现状和重要课题。第三编,对日本大学学费设定的理念与演变,以及近期奖学金的作用和制度上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第四编,对大学评估的发展过程、作用及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第五编,对日本目前正在进行的国立大学法人化的发展状况,以及国立大学的构造变化作了详实和透彻的分析。第六编,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财政和管理方面的改革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财政和管理”可谓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内容涵盖了目前在国际和日本高等教育中的财政、管理的焦点问题。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在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详实、严谨的研究和论证方法,也对我国教育理论工作者具有重要方法论的参考价值。
    此书既可作为在大学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和学习的广大师生的教科书,也可作为高等教育研究人员以及从事高等教育决策的教育行政人员的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其次,关于大学评估,认为“有关大学的评估,以各大学自身实施的自我点检和评估为基础,另外根据我国(日本)的现状,第一有必要考虑的是自我点检和评估的体系和习惯的确立”,“为了更加有效地实施自我评估,正像美国的合格认定制度那样,大学团体等对各大学实施的自我点检和评估进行验证,这对于客观性的确保也是值得期待的方法。在这一意义上,大学标准协会根据以往的经验,以期发挥在建构这一体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另外,对于不管国立、公立、私立等大学团体或学会等,也期望在各自的立场上发挥一定的作用”等,作为自我评估的补充,确定了第三者评估的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大学标准协会的评估基本上归并到了一点。这就是,“一是年度报告,由加盟大学实行旨在提高的自我评估,根据每年将此事先纳入的自我评估项目,,向协会作出报告。有关自我评估项目另外再作探讨。每年的报告书在事务局的层面上进行问题点检的基础上,向评估委员会提出咨询,在适当的时候,作为协会的意见和希望传达到大学。二是定期评估,至少比如要求大学为每10年一次、系为每5年一次,提出所规定的报告书,经过专业委员的视察,评估委员会对其实施评估,并向大学或系进行传达”(大学标准协会自我评估实施准备委员会“第二次中间小结”)。这一构想的特点在于,有关各个大学的评估将自我主体、内部标准、以培育为目的作为评估的基本部分。虽说有提案提出将作为评估主体的第三者机构纳入评估体系,但是具体意味着怎样的外部标准,或者判定的方面,并不明确。另一方面,在这里所说的自我评估对于个别大学来说具有怎样的刺激也并不明确。
    在日本,1957年的《新长期经济计划》,接受了“如果根据各部门生产的扩大及产业近代化的进步等预测科学技术人员的需求增加的话,5年后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的缺口将上升到8000多名”的意见,由文部省制定了为期5年的《科学技术人员培养计划》,并且与196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相对应,制定了《理工科等学生扩招计划》。并且,哈比森、梅耶斯等的人力资源计划论的出现,对教育计划带来了国际性的巨大影响。在第二次大战之前,由于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计划性地调整劳动力市场和教育的必要性受到重视。与之相反,在战后,反而是预计到将来人才供给的不足,而展开了相应的教育计划。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不同的。
    第三,将教育作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的意向,在政治上得到支持,在教育界也逐渐变得颇具影响力。在英国,上述的巴特勒法,也依据战前的传统,首先以实现社会的正义为目的,展示了中等教育的扩大目标,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946年的美国总统咨询委员会报告,以《为了民主主义社会的高等教育》为题,提出了作为战后世界的民主主义发展的战略核心,飞速普及高等教育的目标,成为战后高等教育扩大的宏伟蓝图圆。但是,在此后的战后国际社会,更广泛地实施了战前凯恩斯的以经济稳定为目的的经济政策,通过积极的、计划性的政府活动推进经济发展,来提高国内的生活水平。在国际上,谋求亚洲、非洲的旧殖民地的近代化,这种可称之为“经济发展主义”的思想倾向,取得了影响力。可以说教育计划也被归于这一流派。在第二次大战战败后的日本,经济发展成为最紧迫的社会目标,并被自然地接受,这并非不可思议。如上所述,《新长期经济计划》、《所得倍增计划》,将教育政策纳入其中,并且为了使其具体实现,设定了几个教育计划,“教育没有其自身的目的”的发言,在这一背景中具有很大的含意。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编 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第一章 政府与大学——自律性、社会性、公共性
一、大学与国家的历史
二、日本的特征
三、行政改革与市场化的规律

第二章 政府的作用和教育计划
一、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政府的作用和教育计划的形成
二、“教育计划”的形成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计划的展开
四、政府作用的极限和教育计划的新的课题
第二编 高等教育财政

第三章 高等教育财政的国际动向
一、政府支出的变化趋势和背景
二、政府支出的结构变化
三、大学经营的质的变化

第四章 日本私立大学的转折点
一、何谓私立大学?
二、日本私立大学的特性
三、私立大学的转折点

第五章 大学资金分配的未来展望
一、高等教育财政的课题和“市场化”的浪潮
二、新的资金分配体系
三、大学经营的课题

第六章 高等教育财政的课题——向保证教育质量的财政转变
一、高等教育的基本课题——质的转变
二、质的转变的条件
三、竞争和集中化论的陷阱
四、作为社会整体投资的高等教育
第三编 学费与奖学金

第七章 受益者负担主义和“育英”主义:国立大学学费的思想史
一、从“公费”主义到“育英”主义
二、战前型育英主义的落实及修改
三、战后型育英主义及其矛盾

第八章 高等教育焦点问题——奖学金与学费
一、日本奖学金制度的特质
二、作为结构改革关键的奖学金
三、对新的奖学金制度的展望
第四编 大学评价

第九章 高等教育的结构变化与大学评估
一、大学评估的社会背景与概念结构
二、美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与大学评估
三、日本的高等教育结构与大学评估

第十章 支持的评估和提高的评估——大学的质量与检查、评估
一、自我检查和评估的现阶段
二、大学的质量及自我检查与评估
三、维持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估

第十一章 大学评估的政治经济学
一、何为大学评估?
二、大学评估的政治学
三、大学评估的功能

第十二章 评估主义的陷阱:模拟市场化与大学评估
一、近代大学的形成和危机
二、高等教育中的市场和模拟市场化
三、模拟市场和大学评估

第十三章 如何应对大学排行榜
一、大学排行榜的社会经济学
二、信息、疑似信息、虚假信息
三、大学应采取的对策
第五编 大学经营与管理

第十四章 “国立大学法人”的形态
一、大学的管理
二、中间报告的构想
三、国立大学法人的形态

第十五章 国立大学法人与大学经营——高等教育中政府的作用
一、脱离政府化的向量
二、中间形态的问题
三、国立大学法人的定位

第十六章 市场化与国立大学——当前日本高等教育改革
一、政府和现代大学
二、市场化和准市场化
三、基于评估拨款的结果
四、展望
第六编 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及未来发展趋势

第十七章 美国公立大学的组织和财政的自主性
一、大学的自主性和组织结构
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组织和财政结构
三、纽约州立大学的组织和财政结构
四、结论

第十八章 国立大学的民营化论——由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事例引发的思考
一、荷兰的高等教育及其改革
二、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组织及其问题
三、改革
四、对日本国立大学的启示

第十九章 欧洲版的大学法人化 ——以奥地利的大学改革为中心
一、背景与过程
二、大学的法人化
三、实施的经过

第二十章 大学未来的前景——向美国模式靠拢?
一、美国模式的优越性
二、历史和社会经济背景
三、结构特征的移植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