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根据其泛智教育的基本思想,将课程分为主要课程、次要课程和第三类课程三大类。在他看来主要课程包括“智慧、辩才、正直行为和笃信宗教的本质、核心和内容”①,实际上就是语言、哲学和神学等课程。通过主要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感知、记忆、语言、精神等方面得到完善。次要课程主要是一种辅助性课程,如历史和练习等,学习历史有助于“精练对事物的判断和默默地发展学生的理智”,各种练习课则更是直接为主要课程的学习服务的,譬如,感觉的练习、语言的练习、德性的练习、笃信宗教的练习等。各种游戏和娱乐活动则构成了第二类课程,他们可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培养和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儿童智慧的发展。
夸美纽斯将教育由低到高分成四种类型,即母育学校的教育、国语学校的教育、拉丁语学校或高等学校的教育(gymnasium)、大学教育或旅行。年龄不同,因而,各分阶段的教学的方式、方法乃至课程均有区别。他以树木为喻说明这一问题,每过一年,生出的枝,广就越多,树长得就越壮实,果实也就越丰盛.教学也是一样,在早期的学校教育中,“一切都是用一种一般的、不确定的方式就教的,而在后期的学校中,所授的知识是细致的、确切的”①。母育学校的主要目的在于训练儿童的外感官,以辨别周围的事物。国语学校的主要任务则是训练儿童的内感官能力,诸如想象力、记忆力等。主要的课程有阅读、书写、图画、唱歌、计数、量长、测重以及记忆各种事物。拉丁语学校是较高级的阶段。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