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课程变革中的教师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019803
  • 作      者:
    万伟著
  • 出 版 社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万伟,女,1978年生,江苏常州人。教育学博士,专门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现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教研员。主编著作一本:《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参编著作近10部,在国内各种教育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每一次课程变革都包含着社会文化、教育文化和教师文化的变迁。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更是一次全方位的文化变革。新课程改革期望教师在教学中成为平等的对话者,从“经师”走向“人师”,从“单打独斗”走向“合作交流”……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差别文化、控制文化、教师权威到处存在。学校的各种教学制度大都为维护现存的层级组织结构服务,教师在制度的束缚中成为课程变革的“观望者”。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的兴起体现了平民教师文化的崛起,教师们渴望在其中张扬个性,实现自我。教师的群体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铲平主义”、“山头主义”、“个人主义”是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文化特征。总之,课程变革中,教师文化存在着“理想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也充分体现出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不同。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前途,我们还要做进一步的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比如说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扫荡后,我们突然发现,成千上万的家庭依然完好地保存着各族的家谱、前代的遗物等,这些东西不仅没有被遗弃,反而被视为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传物而隐秘地保存了下来。在超出物质的层面,民间更是保存了本土长期延续的风俗习惯、性情禀赋等,这些是更为内在的精神与文化遗存,它们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在人们每日的行动细节中,或者说,传统本来就流淌在人们的血脉之中。<br>    今天我们能够很自觉地同时接受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各种内容,比如说我们可以同时出入于酒吧和茶社,身着西装而阅读古典的诗词小说,观看用现代科技手段拍摄的哪吒故事等等,却并不因此感到有一种心态上的矛盾,则是有一段很不寻常的经历作为代价换来的。这点也充分说明了当今文化的多样可融、多元并荣的特征。<br>    关于传统中国文化在未来的命运,我们的确经历过一些颇为不平的内心焦虑,但另一方面我们对传统资源的需求也在日益地增大。我们对传统这一概念的理解在逐渐发生变化,即不再像过去那样将传统理解为一种凝固的对象,一种单纯的已逝之物,而是将传统理解为一种可以在变异中延伸的事物,一种活的势能。因此可以从古代至现代,由现代至当代,一直贯穿于我们目前或将来的生活之中,以至于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当下寻觅到它生动的影迹。
展开
目录
总序<br>序<br>前言<br>一、选题缘由<br>二、相关研究及评价<br>三、主题词界定<br>四、研究方法<br>五、本研究主要内容<br><br>第一章 文化视野下的课程变革<br>一、文化意识的焦灼不安与教育主张的摇摆不定<br>二、文化血脉的流淌与教育民俗的生命力<br>三、新课程改革的文化主张与变革乏力<br>四、教师遭遇的文化困境<br><br>第二章 从“局外人”到“参与者”:课程变革中的教师角色文化<br>一、课程变革中教师角色的历史变迁<br>二、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之“自画像<br>三、世人眼中的教师:教师角色之“他画像<br>四、教师角色文化的深层追因<br><br>第三章 课堂:主要的生存空间<br>一、新课程下的课堂形象<br>二、课堂教学中的潜在文化<br>三、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的“黑洞<br>四、课堂教学的文化意蕴<br><br>第四章 仪式、规范和制度下的教师文化惯性<br>一、习以为常的仪式<br>二、依然如故的教学、管理及考试制度<br>三、压迫与被压迫:制度下的教师文化<br>四、制度变革的通道在哪里<br><br>第五章 校本教研:平民教师文化的崛起<br>一、校本教研缘何兴起<br>二、叙事研究:一种“白话式”的生存<br>三、合作:从策略到文化<br>四、当校本教研遭遇形式化的教育科研<br><br>第六章 网络:拓展了的生存时空<br>一、论坛:激扬文字的群言堂<br>二、博客:记忆之家<br>三、校园网:又一个栖息地<br>四、一位教师的触网经历<br>五、网络生存:究竟意味着什么<br><br>第七章 教师的交往与学习文化<br>一、教师交往文化的多样性<br>二、教师交往文化的成因<br>三、教师的学习方式<br>四、教师学习方式的特征与成因<br>五、变革阻力:长大后我就成了你<br><br>第八章 情境细节编织的生活背景文化<br>一、教师的业余生活<br>二、“向钱看”的价值观<br>三、“尊师”的现代诠释<br>四、学生眼中的教师形象<br>五、“得宠”与“失宠”的男教师<br>六、教师文化需要整体解读<br><br>第九章 教师文化:在亦续亦断中前行<br>一、教师文化的“理想”与“现实”<br>二、教师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异”与“同”<br>三、传统文化的“续”与“断<br>四、中国文化的“统”与西方文化的“分”<br><br>结语 文化的想象力<br>一、关于研究<br>二、关于文化的“生长”<br>三、关于文化的想象力<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