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课堂的苇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08817
  • 作      者:
    于世华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于世华,1968年生,江苏江都人,文学学士,教育硕士,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级都是,主要从事课堂教学研究。科研成果:CSSCI论文10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篇,著有《生命课堂》(2006年)。
展开
内容介绍
  课堂教学与国家课程、教材相比只是一株浸润着教师思想和灵魂的苇草。在课程与教材辅设的舞台上,教师只有在思想层面的高度上站立起来,才能引领学生舞动天性的自然流淌,共同构筑自己的风景。
展开
精彩书摘
  凭借越能撞击主体的心智结构,表达的效果就越好。表达凭借的具象性追求,为什么能带来强烈的表达效果?这是因为,不仅教师对表达凭借有强烈的主体体验,而且具象性的表达凭借也容易撞击学生主体,说穿了,什么事物越能撞击主体的心智结构,表达的效果就越好。笔者以为,同一事物对主体的影响力是有差异的。事实上,令教师激动的不仅仅是具体的事物,还有抽象的观点,哲理名言也能激发教师的灵感,但有教学效果的往往是具象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理论,课堂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就是不理解,这就是明证。教师的心智模式与学生的心智模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可以表达,而学生无法表达。表达凭借的具象性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对方智慧的低估,它使双方难以进入抽象思辨的高层次精神交流,尽管如此,笔者以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我们无法追求哲人式的讨论。
  凭借的好坏(性质)是以师生双方观点的表达程度决定的。教师表达凭借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表达凭借的选择不仅有利于教师表达,能让学生听懂,而且还要有利于学生表达,因此,凭借成了连接师生的媒介,即教师主体——凭借——学生主体。现在,我们可以大致梳理一下师生表达凭借的选择进化过程:无教师个人观点的文本(无观点、无凭借)——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观点(无凭借或观点就是凭借)——利于教师个性化观点表达的凭借——利于教师表达,学生接受的凭借选择——利于师生表达的凭借选择。这一进化过程也是凭借性质由坏到好的过程。从主体性理论角度看,文本凭借是无观点无教师主体性的教学,更谈不上学生的主体性了;教师观点的表达凭借选择是单向主体性,只考虑到教师的表达,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与表达;师生表达凭借的选择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凭借。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教师备课与教材
第一节 冥想:教师备课的另一只羽翼
第二节 教师与教材对话
第三节 教师呈现教材的三种方式
第四节 教材的内在知识结构
第五节 从教材结构到课堂运行结构的演化
第六节 从“雕版”到“活字”:“用教材教”另解

第二章 走出知识教学的困境
第一节 新课程知识教学理论的实践困境
第二节 知识教学的视角:基本观点教学
第三节 知识教学的内容:“三维三段”设计

第三章 破译教学情境的密码
第一节 教学情境:教师课堂表达的凭借
第二节 教学情境的三个层次
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情境变换
第四节 情境探究的思维心理过程解析

第四章 回归话题教学的本真
第一节 教学事件与教学情境的差异
第二节 话题教学:回归教学本真
第三节 课堂话题的本质与设计策略
第四节 课堂话题展开的基本路径
第五节 课堂文化传播的动力分析

第五章 揭示课堂教学的本质
第一节 课堂的本质:课程与教材
第二节 新教学媒介下的课堂教学转型
第三节 课堂交往的层次
第四节 课堂时间的限制与突破
第五节 课堂教学高潮的形成机制
第六节 东西南北与前后左右
第七节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课堂亲历者

第六章 明确一体性教学目标
第一节 课堂教学目标中的“过程”
第二节 课堂教学情感目标的缺失与重建
第三节 “课堂原型”与新课程教学目标
第四节 新课程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落实

第七章 开发主体性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寻找哲理:教学内容设计之魂
第二节 交互主体性是教学内容设计的基础
第三节 教学内容的内在冲突研究
第四节 教学内容的灵活结构性
第五节 教学内容的生态化设计

第八章 推动生成性教学过程
第一节 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节 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五个世界”
第三节 教学应关切学生的精神世界
第四节 “教学是自带轨道的火车”的迷惑与追求
第五节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

第九章 教学反思:欣赏自己的风景
第一节 教学反思:欣赏自己的风景
第二节 教师教学惯习的强化与变革
第三节 课后反思一例:那一刻何以凝神屏气
第四节 从“剩下来的”看人的教学
第五节 人性教学的点滴思考
第六节 谁把孩子逼进“考试地狱”
第七节 新课程学习方式三误
第八节 用思想教书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