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图说民国期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601846
  • 作      者:
    李勇军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勇军,笔名华生。现任河南文艺出版社编审、《快乐阅读》杂志主编。1993年以来发表纪实文学作品近百万字,出版作品集多部。曾获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青年报刊好作品奖。近年来致力于20世纪30年代出版史料和文学社团研究,已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有专著《再见,老杂志:细节中的民国记录》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图说民国期刊》涉及的民国期刊约40种(有的未单独成篇),是我近年来工作之余刻意搜求或不期而遇的“老杂志”的一部分。当然,笔者所做的这些浏览或研读,也可以视为分内之事,因为十几年来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期刊编辑——虽然近几年也担任图书编辑的角色,但只占工作量的很小一部分。
展开
精彩书摘
  其实,这也是文化落后的中国人的通病。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报纸和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在这个世界上,经济与政治,就像人体的血管和神经系统。伦敦发生的事件,马上就能影响到上海,正如人体的肝脏有病,马上影响到眼睛一样。再比如,国内某地发生水灾,虽然洪水不会冲进我们的课堂,但是对于大家吃的,穿的,甚至买书、缴学费都会有影响的。<br>    作者举了两个极端的例子。第一个发生在国外:几年前朝鲜发生排华暴动,最初是仁川、开城等都市,接下来蔓延到各处。当时朝鲜、日本的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但是当地华侨大都不看报,因此事件发生两三天后,他们对其经过及发展情势竞毫无所知,当然也就很坦然地未作任何防备,结果被暴徒打得连一张凳子都不留。第二个例子就在身边:有位男士,同一位摩登女郎恋爱同居,而他在老家是有老婆儿子的,但他一直隐瞒着;后来他的儿子在报上登出寻父启事,但他因为从不看报,所以当那女郎气愤至‘极地当面质问时,他还一头雾水呢。<br>    作者说,要学会看报,就要掌握三种方法:第一,现在社会上的报纸都是有自己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派性的,像路透、哈瓦斯、电通等通讯社,都是站在它的主子的立场上讲话。第二,要懂得一切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及没落的过程。第三,要懂得一切事物都有相互的关联。卢女士个人看法:报纸上最重要的是国内政治经济的动向,其次是国际政治经济新闻。国际方面,还可以订阅《世界知识》、《读书生活》这样的杂志作为补充。另外,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尽可能多参加国际问题演讲会和研究会之类的活动。<br>    ……
展开
目录
影响最大、刊龄最长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br>中华书局的两大杂志——《新中华》与《中华教育界》<br>最具影响力的大型文学杂志——《文学》<br>名家大家作品荟萃的《文学杂志》<br>服务于女性的刊物——《妇女生活》<br>女青年会创办的刊物——《微音》<br>追求可读性第一的《社会月报》<br>警察局的专业杂志——《警察月刊》<br>难得一见的中学图书馆馆刊——《培正中学图书馆馆刊》<br>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学专业期刊——《图书馆学季刊》<br>鲁迅投入精力最多的翻译刊物——《译文》<br>好出“特大号”的《现代》<br>不同历史时期的《万象》<br>面向特定读者群的“小众”杂志——《甲戌邮刊》<br>画报和文艺性刊物的混合体——《漫画生活》<br>胡适等创办的政论杂志——《独立评论》<br>《独立评论》的“圈子”<br>具有官方背景的《时事月报》<br>传播科学知识的《学艺》<br>普及艺术的《艺风》<br>小品文半月刊《论语》<br>是谁“创办”了《论语》<br>“三日刊”《社会新闻》<br>商务印书馆的两种杂志——《教育杂志》与《儿童世界》<br>商务印书馆的内部刊物——《出版周刊》<br>商务印书馆总代售的杂志——《儿童教育》<br>叶灵凤与《文艺画报》<br>陈雨门与《山雨》<br>浅说良友公司“六大杂志”<br>通俗文学杂志——《新小说》<br>梁得所创办的《大众》画报与《文化》月刊<br>刊发名作家手迹的《小说》半月刊<br>1934:鲁迅在给哪些杂志写稿<br>20世纪30年代期刊定价模式<br>后记<br>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