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时尚杂志的历史衍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1061709
  • 作      者:
    赵云泽著
  • 出 版 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赵云泽,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新闻史论、跨媒体传播实验教学与研究。发表多篇中、英文论文.主持“外国人对中国形象建构因素分析”、“在华外国人对中国媒体的接触及公信力评价研究”等课题,专著《当代西方战争宣传史解读-请以自由的名义为我报道》、合著《中国新文学之最》、《中国新闻事业图史》、《中国新闻传播史》等著作与教材。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时尚杂志的历史衍变》试图对中国时尚杂志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分析中国时尚杂志如何演变形成,各个历史阶段的报刊对时尚传播的情况,及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何种影响、呈现何种规律等问题。最终构建出一幅中国报刊时尚传播及时尚杂志形成的历史图卷。《中国时尚杂志的历史衍变》从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析入手,并以个案连接历史发展的脉络,揭示忠实于历史的某些规律。
展开
精彩书评
    报刊的时尚内容是反映都市文化的重要方面,研究中国报刊时尚传播的历史,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一块崭新领域。本书对清末一百多年来中国报刊时尚传播及时尚杂志衍变的历史做了系统梳理,占有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是一部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学术著作。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给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荣荣誉会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学术总顾问 方汉奇
    居家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赵云泽博士是中国新闻史学科的后起之秀,在国内首届一指的新闻学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连续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师从名空,蔚然深秀,本书即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赠删修订而成,不失为别具一格的研究与成果。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幅院长、教授 李彬
展开
精彩书摘
    目前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时尚杂志的概念,在各种大辞典上也没有对其明确的解释,时尚杂志甚至不存在于期刊的分类当中。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将期刊分为综合类、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技术类、文化教育类、文学艺术类、少儿读物类、画刊类;美国将期刊分为消费类期刊(Consumer magazine)和商业类期刊(Business magazine),都没有将时尚杂志单独分类。但时尚杂志已经自成格局,在种类繁多的杂志中独树一帜,特点鲜明。业界和学界已经将一部分具有共同特征的杂志约定俗成地称为时尚杂志。为了对其进行概念的界定,本书先从分析时尚的概念人手。
    一、对时尚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于时尚的研究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不断有文献问世,研究角度也非常丰富。西方学者对时尚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在初期的研究中,学者们多认为时尚是一种模仿。随后,研究者们从社会心理、社会分层、消费等角度对时尚进行了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齐美尔,他指出:“时尚同时表现拉平化的本能冲突欲望和个性化的本能冲突欲望,表现模仿能够的刺激和突显个人的刺激。”①他认为社会时尚的本质在于“总是只有群体的一部分在搞时尚,但是,整体则处在通往时尚的道路上。时尚不是永恒的,而是总在发生变化的”。他进一步提出“在社会学方面,时尚是一种阶级分野的产物”②的观点。
    随着社会学家对时尚研究的深入,心理学家、经济学家、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也开始对时尚进行研究。一些心理学家将时尚看成是人们对现行社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的厌恶与反叛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许多学者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对新鲜事物渴求、对陈旧事物厌恶的基本倾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金布尔·杨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尽管舒适与方便常常是人们选择一种服装或行为方式的理由,但它们绝不是左右时尚变化的最终原因。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00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003
第二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003
一、研究视角与框架/003
二、研究方法/004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界定/005
一、对时尚的研究/005
二、时尚杂志的发源及特征/008

第二章 晚清报刊时尚传播的萌发/011
第一节 中国时尚杂志从画报中发端/013
第二节 《点石斋画报》描绘晚清时尚图卷/015
一、《点石斋画报》的基本情况/015
二、《点石斋画报》对晚清时尚的传播/017
第三节 清末《上海新报》等报刊对时尚内容的传播/025
一、《上海新报》对时尚内容的传播/025
二、《飞影阁画报》、《图画日报》对时尚内容的传播/029
第四节 清末报刊传播时尚内容的历史分析/032
一、上海成为近代中国时尚传播的中心/032
二、“易感人群”是时尚文化产生及传播的社会基础/034
三、晚清消费主义与改良思潮推动着时尚的变革/037
四、近代传媒是晚清时尚传播的重要途径/038

第三章 民国时期时尚杂志的形态演进/041
第一节 民国时期时尚杂志的演变及发展概述/043
第二节 民初女性家庭杂志的时尚传播/047
一、中国第一份商业性女性家庭杂志
——《妇女时报》的时尚传播/047
二、《中华妇女界》的时尚传播/059
三、《妇女杂志》的时尚传播/064
四、民初女性家庭杂志时尚传播的特点分析/071
第三节 民国时期画报的时尚传播及时尚杂志的出现/072
一、承前启后的《真相画报》/072
二、传播时尚资讯的《良友》画报/078
三、民国时期第一份完全意义上的时尚杂志
——《今代妇女》/092
第四节 设置时尚栏目的《紫罗兰》
——通俗文学杂志的时尚传播/108
一、《紫罗兰》的基本情况/108
二、《紫罗兰》的时尚传播特点/110
第五节 民国时期报刊时尚传播的历史分析/113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报刊时尚传播相对繁荣的原因/114
二、民国时期时尚杂志存在时间极为短暂的原因/118

第四章 中国当代时尚杂志的发展及演变/121
第一节 中国当代时尚杂志发展概述/123
第二节 中国当代时尚杂志的诞生阶段(1980-1988)/126
一、《时装》杂志/127
二、《现代服装》/132
三、中国流行色协会的成立及《流行色》杂志/135
四、《上海服饰》/137
五、当代第一批时尚杂志诞生的意义/141
第三节 中国当代时尚杂志的发展及成熟(1988-1998)/144
一、三大杂志的诞生及其国际化版权合作道路的开始/144.
二、时尚杂志版面编辑风格的成熟/156
第四节 中国时尚杂志进入繁荣时期(1998-2006)/158
一、时尚杂志的全面发展及进入国际版权合作时代/159
二、中国时尚杂志的改革之路/174
第五节 时尚杂志发展的新技术形态/179
一、国外纸质时尚杂志所面临的危机/179
二、国外成熟的电子时尚杂志/180
三、国内电子时尚杂志的发展/181
四、新技术形态的时尚杂志所带来的思考/183
第六节 中国时尚杂志衍变历史的特点/184

第五章 理论思考:对时尚杂志的批判以及反批判/189
第一节 时尚杂志与女性政治/191
一、女性政治实现之一:时尚杂志构建女性身心解放的历程/191
二、女性政治实现之二:时尚杂志构建女性的话语平台/196
第二节 时尚是政治的最前沿:时尚杂志与意识形态/199
第三节 反批判时尚杂志倡导消费主义:时尚杂志与消费主义/202
第四节 批判时尚文化的工业化:时尚杂志的精神回归/204
一、工业化的时尚杂志生产使其内容匮乏/205
二、后现代的价值观使读者成为瞬间的囚徒/206
三、时尚杂志的精神回归/207
参考文献/210
后记/21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